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函数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用意。
例如: 在现实生活中,完成某件事情是需要 n 个固定步骤的。如"在淘宝进行购物"这件事情的完成一般需要三个步骤: 登录网站、挑选商品、 付款。但对于登录网站与付款这两步,每个人几乎都是相同的操作。但不同的地方是,每个人所挑选的商品是不同的。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某类的某个方法的实现,需要几个固定步骤。在这些固定步骤中,对于该类的不同对象, 有些步骤的实现是固定不变的,有些步骤的实现是大相径庭的,有些步骤的实现是可变可不变的。对于这种情况,就适合使用模板方法设计模式编程。
基本结构:
在模板方法设计模式中,存在一个父类(一般是抽象的)。其中包含 两类方法: 模板方法 和 3 种步骤方法;
- 模板方法: 即实现某种算法的方法步骤。这些步骤都是调用的步骤方法实现的。
- 步骤方法:即完成模板方法的每个阶段性方法。
- 抽象方法: 子类必须实现的方法。即子类的个性化定义;
- 最终方法(固定方法): 子类不能重写的方法,即所有子类都要做的步骤;
- 钩子方法: 父类给了默认实现,子类可以重写,也可以不重写的方法;
结构:
实现在网站上购物的案例。
基本逻辑图:
代码:
首先看Shopping
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Shopping {
// 模板方法
public void buyGoods(){
useLogin(); //固定的方法,子类不能重写
buy(); //抽象方法,子类必须实现
pay(); //钩子方法(hook),子类可以重写
}
// 固定方法(最终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useLogin() {
System.out.println("用户登录");
}
//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buy();
// 钩子方法
public void pay(){
System.out.println("使用银联支付");
}
}
然后是两个子类:
public class ShoesShopping extends Shopp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y() {
System.out.println("购买Nike鞋子!!!!");
}
}
public class ClothesShopping extends Shopp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y() {
System.out.println("购买海澜之家男装!!!!!");
}
// 重写了钩子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pay() {
System.out.println("使用支付宝支付");
}
}
测试:
public class M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hopping shoesShopping = new ShoesShopping();
shoesShopping.buyGoods();
System.out.println("-----------------------");
Shopping clothesShopping = new ClothesShopping();
clothesShopping.buyGoods();
}
}
输出:
用户登录
购买Nike鞋子!!!!
使用银联支付
-----------------------
用户登录
购买海澜之家男装!!!!!
使用支付宝支付
有时候为了防止恶意操作,模板方法也会加上 final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