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kosilverfox/Machine-learning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NekoSilverfox

机器学习

基于 Scikit-learn & TensorFlow2

License Library Library Python

[toc]

概述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关系

image-20211228165701734
  •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关系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实现途径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方法(神经网络)发展而来

image-20211228171230823

什么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从数据中自动分析获得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也就是说,通过数据来得到一个模型,然后再拿着这个模型去预测

image-20211228171519821

机器学习应用场景

image-20211228170732036
  • 用在挖掘、预测领域:

    ​ 应用场景:店铺销量预测、量化投资、广告推荐、企业客户分类、SQL语句安全检测分类...

  • 用在图像领域:

    ​ 应用场景:街道交通标志检测、人脸识别等等

  • 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

    ​ 应用场景:文本分类、情感分析、自动聊天、文本检测等等


机器学习的算法

算法的大致分类

特征值 目标值 问题描述 举例
(比如:猫狗的图片) 类别(比如:猫还是狗) 分类问题(监督学习) k-临近算法、贝叶斯分类、决策树与随机森林、逻辑回归
(比如:房屋面积、位置等) 连续型数据(比如:房屋价格) 回归问题(监督学习) 线性回归、岭回归
没有目标值 聚类(无监督学习) k-means
image-20211228175206865

举例:

  • 预测明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 回归问题

  • 预测明天是阴、晴还是雨?

    ​ 分类问题

  • 人脸年龄预测?

    ​ 回归或分类,取决如如何定义年龄

  • 人脸识别?

    ​ 分类

机器学习类型(算法)描述

类型 特点 定义或是由 代表
监督学习 有数据、有标签 输入的数据是由特征值和目标值所构成。函数的输出可以是一个连续的值(称为回归)或是输出是有限个离散值(称作分类) 分类:
k-临近算法、贝叶斯分类、决策树与随机森林、逻辑回归

回归:
线性回归、岭回归
非监督学习 有数据、无标签 输入的数据是由特征值和目标值所构成 聚类:
k-means
半监督学习 结合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
强化学习 从经验中总结提升
遗传算法 和强化学习类似,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英语:Supervised learning),又叫有监督学习,监督式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可以由训练资料中学到或建立一个模式(函数 / learning model),并依此模式推测新的实例。[1]训练资料是由输入物件(通常是向量)和预期输出所组成。函数的输出可以是一个连续的值(称为回归分析),或是预测一个分类标签(称作分类)。

监督式学习有两种形态的模型。最一般的,监督式学习产生一个全域模型,会将输入物件对应到预期输出。而另一种,则是将这种对应实作在一个区域模型。(如案例推论最近邻居法)。为了解决一个给定的监督式学习的问题(手写辨识),必须考虑以下步骤:

  1. 决定训练资料的范例的形态。在做其它事前,工程师应决定要使用哪种资料为范例。譬如,可能是一个手写字符,或一整个手写的辞汇,或一行手写文字。
  2. 搜集训练资料。这资料须要具有真实世界的特征。所以,可以由人类专家或(机器或感测器的)测量中得到输入物件和其相对应输出。
  3. 决定学习函数的输入特征的表示法。学习函数的准确度与输入的物件如何表示是有很大的关联度。传统上,输入的物件会被转成一个特征向量,包含了许多关于描述物件的特征。因为维数灾难的关系,特征的个数不宜太多,但也要足够大,才能准确的预测输出。
  4. 决定要学习的函数和其对应的学习演算法所使用的资料结构。譬如,工程师可能选择人工神经网路决策树
  5. 完成设计。工程师接著在搜集到的资料上跑学习演算法。可以借由将资料跑在资料的子集(称为验证集)或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上来调整学习演算法的参数。参数调整后,演算法可以运行在不同于训练集的测试集上

另外对于监督式学习所使用的辞汇则是分类。现著有著各式的分类器,各自都有强项或弱项。分类器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地跟要被分类的资料特性有关。并没有某一单一分类器可以在所有给定的问题上都表现最好,这被称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理论’。各式的经验法则被用来比较分类器的表现及寻找会决定分类器表现的资料特性。决定适合某一问题的分类器仍旧是一项艺术,而非科学。

目前最广泛被使用的分类器有人工神经网路支持向量机最近邻居法高斯混合模型朴素贝叶斯方法决策树径向基函数分类

比如:

我们给计算机一堆图片,并告诉他们那些是猫、哪些是狗。让计算机去分辨猫或狗,通过这种指引的方式让计算机学习我们是如何把这些图片数据对应到图片上所代表的的物体,并赋予这些图片猫或狗的标签。预测房屋的价格,股票的涨停同样可以用监督学期来实现。

神经网络同样是一种监督学习的方式


无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英语:unsupervised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没有给定事先标记过的训练范例,自动对输入的资料进行分类或分群。无监督学习的主要运用包含: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维度缩减(dimensionality reduce)。它是监督式学习强化学习等策略之外的一种选择。

一个常见的无监督学习是数据聚类。在人工神经网路中,生成对抗网络(GAN)、自组织映射(SOM)和适应性共振理论(ART)则是最常用的非监督式学习。

ART模型允许丛集的个数可随著问题的大小而变动,并让使用者控制成员和同一个丛集之间的相似度分数,其方式为透过一个由使用者自定而被称为警觉参数的常数。ART也用于模式识别,如自动目标辨识数位信号处理。第一个版本为"ART1",是由卡本特和葛罗斯柏格所发展的。

比如:

我们给计算机一堆图片,但并告诉他们那些是猫、哪些是狗。让计算机自己去分辨这些图片中的不同之处,自己去判断或分类。在这一种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不用提供数据所对应的标签信息,计算机通过观察各种数据之间的特性,会发现这些特性背后的规律


半监督学习

半监督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在训练过程中将少量标记数据与大量未标记数据相结合。半监督学习介于无监督学习(没有标记的训练数据)和监督学习(只有标记的训练数据)之间。它是弱监督的一个特例。

未标记数据与少量标记数据结合使用时,可以显着提高学习准确性。为学习问题获取标记数据通常需要熟练的人类代理(例如转录音频片段)或物理实验(例如确定蛋白质的 3D 结构或确定特定位置是否有油)。因此,与标记过程相关的成本可能会使大型、完全标记的训练集变得不可行,而未标记数据的获取相对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半监督学习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半监督学习在机器学习和作为人类学习的模型方面也具有理论意义。

它主要考虑如何利用少量有标签的样本和大量的没有标签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英语:Reinforcement learning,简称RL)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领域,强调如何基于环境而行动,以取得最大化的预期利益[1]。强化学习是除了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之外的第三种基本的机器学习方法。与监督学习不同的是,强化学习不需要带标签的输入输出对,同时也无需对非最优解的精确地纠正。其关注点在于寻找探索(对未知领域的)和利用(对已有知识的)的平衡[2],强化学习中的“探索-利用”的交换,在多臂老虎机问题和有限MDP中研究得最多。。

其灵感来源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即有机体如何在环境给予的奖励或惩罚的刺激下,逐步形成对刺激的预期,产生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习惯性行为。这个方法具有普适性,因此在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研究,例如博弈论控制论运筹学信息论、仿真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群体智能统计学以及遗传算法。在运筹学和控制理论研究的语境下,强化学习被称作“近似动态规划”(approximate dynamic programming,ADP)。在最优控制理论中也有研究这个问题,虽然大部分的研究是关于最优解的存在和特性,并非是学习或者近似方面。在经济学博弈论中,强化学习被用来解释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如何出现平衡。

在机器学习问题中,环境通常被抽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MDP),因为很多强化学习算法在这种假设下才能使用动态规划的方法[3]。传统的动态规划方法和强化学习算法的主要区别是,后者不需要关于MDP的知识,而且针对无法找到确切方法的大规模MDP。[4]

比如:

在规划机器人的行为准则方面,(REINFORCEMENTLEARNING) 这种机器学习方法叫作“强化学习。也就是把计算机丢到了一个对于它完全陌生的环境或者让它完成一项从未接触过的任务,它会去尝试各种手段,最后让自己成功适应这个陌生环境,或者学会完成这件任务的方法途经。

比如我想训练机器人去投篮,我只需要给他一个球。并告诉他,你投进了我给你记一分,让它自己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投篮方法。在开始阶段,他的命中率可能非常低,不过他会像人类一样自己去总结投篮失败或成功的经验,最后达到很高的命中率。Google 的 AlphaGo 也就是应用了这一种学习的方式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英语:Genetic Algorithm, GA )是计算数学中用于解决最佳化的搜索算法,是进化算法的一种。进化算法最初是借鉴了进化生物学中的一些现象而发展起来的,这些现象包括遗传突变自然选择以及杂交等等。

遗传算法通常实现方式为一种计算机模拟。对于一个最优化问题,一定数量的候选解(称为个体)可抽象表示为染色体,使种群向更好的解进化。传统上,解用二进制表示(即0和1的串),但也可以用其他表示方法。进化从完全随机个体的种群开始,之后一代一代发生。在每一代中评价整个种群的适应度,从当前种群中随机地选择多个个体(基于它们的适应度),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产生新的生命种群,该种群在算法的下一次迭代中成为当前种群。

遗传算法和强化学习类似,这一种方法是模拟我们熟知的进化理论,淘汰弱者;适者生存。通过这样的淘汰机制去选择最优的设计或模型,比如这位开发者所开发的计算机学会玩超级玛丽最开始的马里奥1代可能不久就牺牲了,不过系统会基于1代的马里奥随机盖成2代,淘汰掉比较弱的马利奥然后再次基于强者“繁衍和变异”


机器学习的流程

开发流程

image-20211228220833060
  1. 获取数据
  2. 数据处理(处理缺失值等)
  3. 特征工程(将数据处理为算法能够使用的数据;特征就是特征值)
  4.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fit) --> 得到模型
  5. 模型评估,如果模型不好返回第 2 步继续循环,直到模型评估比较好

机器框架和资料

明确:机器学习算法是核心,数据和计算是基础

书籍:

  • 机器学习 - “西瓜书" - 周志华
  • 统计学习方法 - 季航
  • 深度学习 - “花书"

库和框架:

  • 传统机器学习框架
    • sklearn
  • 深度学习框架

特征工程(概念)

数据集

在明确了机器学习的相关概念后,我们知道机器学习需要有数据来训练模型,那么我们的数据又是如何构成的呢?格式又是如何?

  • 结构:特征值 + 目标值

    • ==对于每一行数据我们可以称之为样本==
    • 有些数据集可以没有目标值

    比如下图的房屋数据:

    特征值就可以看作是房屋的面积、位置、楼层、朝向

    目标值就可以看做是房屋的价格

    image-20211228172647016
  • 可用数据集

    • Sklearn

      • Python语言的机器学习工具
      • Scikit-learn 包括许多知名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实现
      • Scikit-learn文档完善,容易上手,丰富的API
    • Kaggle

    • UCI

image-20211228230707442

特征工程介绍

特征工程是对数据的特征进行处理,能使一个算法得到最好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到机器学习效果。

数据和特征决定了机器学习的上限,而模型和算法只是逼近这个上限而已

工具:

  • pandas - 数据清洗,数据处理
  • sklearn - 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主要包括:

  • 特征抽取(提取)
  • 特征预处理
  • 特征降维

特征抽取(提取)

特征值化是为了让计算机更好的去理解数据;将任意数据(图像或文本)转换为可用于机器学习的数字特征

机器学习算法 --> 统计方法 --> 数学公式

  • 字典特征提取(特征离散化)
  • 文本特征提取
  • 图像特征提取(深度学习)

特征预处理

目标:

  • 了解数值型数据、类别型数据特点
  • 应用 MinMaxScaler 实现对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
  • 应用 StandardScaler 实现对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
image-20220125164821285

可见,特征预处理就是通过一些转换函数将特征数据转换成更加适合算法模型的特征图数据过程

特征预处理包含:

  • 归一化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把数据映射到(默认[0, 1])之间

  • 标准化

为什么要进行归一化/标准化?

  • 简而言之就是要统一数量级,比如在做物理或数学题时我们要把数值的数量级或单位进行统一使数据无量纲化
  • 特征的单位或者大小相差较大,或者某特征的方差相比其他的特征要大出几个数量级,容易影响(支配)目标结果,使得一些算法无法学习到其它的特征

sklearn

选择 sklearn 的机器学习算法

ml_map

image-20220217203643291

sklearn-API 汇总

数据集部分:

  • 【数据结构】database.base.Bunch

    loadfetch 返回的数据类型是 datasets.base.Bunch 也就是一种基于字典的格式(带有键值对 key-value) ,可以使用dict['key']bunch.key 两种方式获得数值

    • data - 特征数据数组,是 [n_sample * n_sample] 的二维 numpy.ndarray 数组
    • target - 目标值数组,是 n_samples 的一维 numpy.ndarray 数组
    • DESCR - 数据描述
    • feature_namees - 特征名;比如:手写数字、新闻数据、回归数据集
    • target_names - 目标值名
  • 数据集加载/生成

    sklearn.database
    
    函数/方法 描述
    database.load_*() 返回小数据集,返回的数据类型是 datasets.base.Bunch
    database.fetch_*(datahome=数据集保存到, subset='all') 先从网络下载,再返回大数据集;
    data_home=数据集保存路径,默认 ~/sklearn_learn_data
    subset=加载哪些集合:all所有;train 训练集;test测试集
    dataset.make_*(n_samples=数据量, n_features=特征数, n_targets=目标值数, noise=噪声) 返回生成的随机的模拟数据
  • 数据集划分:

    sklearn.model_selection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sklearn.model_selection.train_test_split(x=特征值, y=目标值, test_size=0.25, random_state=随机种子)

    务必要注意返回值的顺序

    • X 特征值

    • y 目标值

    • test_size 测试集的占比,一般为 float,默认为 0.25

    • random_state 随机数种子,不同的种子会造成不同的随机采样结果。相同的种子得到的采样结果相同

    • return 返回值:

      X 代表特征值,y 代表目标值

      train 代表训练集,test 代表测试集

      1. 特征值(训练集) - X_train
      2. 特征值(测试集) - X_test
      3. 目标值(训练集) - y_train
      4. 目标值(测试集) - y_test

    我们通常取数据的 20% 对模型进行评估(用作测试集),sklearn 对模型进行划分时默认是取总数据的 25% 用作测试(训练集)


特征工程部分:

  • sparse 稀疏矩阵

    方法 描述
    sparse.toarray() 返回 sparse 稀疏矩阵对应的 numpy.ndarray
  • 特征提取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1. 根据数据的格式调用对应的 API,得到相应的转换器对象

      转换器 描述
      dic_transfer =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DicVectorizer(sparse=True, ...)
      返回 字典特征提取的转换器对象
      sparse是否为稀疏矩阵,默认为 True
      count_transfer =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CountVectorizer(stop_words=[停用词列表])
      返回词频对应的离散化后的矩阵(词频矩阵)
      tfidf_transfer =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TfidfVectorizer(stop_words=[停用词列表])
      返回文本中关键词对应的离散化后的矩阵
    2. 调用转换器中的方法

      方法 描述
      *_transfer.fit_transform(对应数据或包含对应数据的可迭代对象) 返回字典对应的离散化后的矩阵
      *_transfer.inverse_transform(ndarray 数组或 sparse 矩阵) 返回转换之前的数据格式
      *_transfer.get_feature_names_out() 返回特征值名称列表

  • 特征预处理

    sklearn.preprocessing
    方法 描述

sklean 数据集

数据集 API 介绍

官方网址:

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classes.html?highlight=dataset#module-sklearn.datasets

  • sklearn.datasets - 数据集 API

    加载流行数据集:

    • datasets.load_*() - 获取(load)小规模数据集,数据包在 datasets 中

    • datasets.fetch_*(data_home=None) - 加载(fetch)大规模数据集。因为数据集很大,需要从网上下载。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 data_home,表示数据集下载的目录,默认是 ~/sklearn_learn_data

skleaen 小数据集

举例:

  • sklearn.datasets.load_iris()

    加载并返回鸢尾花数据集

    名称 数量
    类别 3
    特征 4
    样本数量 150
    每个类别数量 50
  • sklearn.datasets.load_boston()

    加载并返回波士顿数据集

    名称 数量
    目标类别 5-50
    特征 13
    样本数量 506

skleaen 大数据集

举例:

  • sklearn.datasets.fetch_20newsgroups(data_home=None, subset='train')
    • subsettraintestall,可选择要加载的数据集。
      • train 表示仅加载训练集
      • test 仅加载测试集
      • all 加载训练集和测试集

sklearn 数据集返回值

loadfetch 返回的数据类型是 datasets.base.Bunch 也就是一种基于字典的格式(带有键值对 key-value) ,可以使用dict['key']bunch.key 两种方式获得数值

  • data - 特征数据数组,是 [n_sample * n_sample] 的二维 numpy.ndarray 数组
  • target - 目标值数组,是 n_samples 的一维 numpy.ndarray 数组
  • DESCR - 数据描述
  • feature_namees - 特征名;比如:手写数字、新闻数据、回归数据集
  • target_names - 目标值名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def datasets_load_demo():
    """sklearn datasets 数据集 load 方法的使用
    :return:
    """
    # 获取数据集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print('\n鸢尾花数据集:\n', iris)
    print('\n查看数据集描述:\n', iris['DESCR'])  # 因为数据集是一个字典,所以可以通过 dicr['key'] 取值
    print('\n查看特征值名字:\n', iris.feature_names)

    # 因为 data 返回的是 array,所以可以通过 shape 方法查看几行几列,这里的行就是有几个样本(sample),几列就是每个样本有几个属性
    print('\n查看特征值\n', iris.data, iris.data.shape)

    return None

数据集的划分

Q:为什么要对数据进行划分?

A:因为我们在模型建立结束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评估这些模型需要真实的不同数据,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拿用于建立模型的数据进行模型的测试

机器学习一般的数据集会划分为 2 个部分:

  • 训练数据:用于训练,构建模型
  • 测试数据:在模型检验使用,用于评估模型是否有效

划分比例:

  • 训练集:70% ~ 80%
  • 测试集:20% ~ 30%

数据集划分 API: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sklearn.model_selection.train_test_split(X=特征值, y=目标值, test_size=0.25, random_state=随机种子)

  • X 数据集的特征值

  • y 数据集的目标值

  • test_size 测试集的大小,一般为 float,默认为 0.25

  • random_state 随机数种子,不同的种子会造成不同的随机采样结果。相同的种子得到的采样结果相同

  • return 返回值:

    X 代表特征值,y 代表目标值

    train 代表训练集,test 代表测试集

    1. 特征值(训练集) - X_train
    2. 特征值(测试集) - X_test
    3. 目标值(训练集) - y_train
    4. 目标值(测试集) - y_test

我们通常取数据的 20% 对模型进行评估(用作测试集),sklearn 对模型进行划分时默认是取总数据的 25% 用作测试(训练集)

借助 make 方法创造数据

  • datasets.make_XXXX - 这用以 make 开头的代表可以自定义让它生成一些模拟数据,至于这些模拟的数据有多少个属性和多少个分类可以在方法的参数中指定

特征工程 - 特征提取

sparse 稀疏矩阵

sparse 稀疏矩阵将非零值按位置表示出来

在类别很多的情况(比如特征值是city,它的类别就会有北京、上海、武汉、广东...) one-hot 编码会出现 0 非常多的情况

sparse 稀疏矩阵将将==非零值==按位置表示出来可以极大的节省内存、提高加载效率

image-20220124160937196

左为稀疏矩阵,右为 one-hot 矩阵

sparse 稀疏矩阵的方法:

  • sparse稀疏矩阵.toarray() 返回该稀疏矩阵转换为的二维数组

特征提取 API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字典特征提取

作用:对字典数据进行特征值化,对于字典中的类别可以转换为 one-hot 编码(数据离散化)

应用场景:

  • 当特征值比较多的时候
    1. 将数据集的特征转换为字典类型
    2. DicVectorizer 转换
  • 本身拿到的数据就是字典类型

sparse 稀疏矩阵:

将非零值按位置表示出来

在类别很多的情况(比如特征值是city,它的类别就会有北京、上海、武汉、广东...) one-hot 编码会出现 0 非常多的情况

sparse 稀疏矩阵将将非零值按位置表示出来可以极大的节省内存、提高加载效率

image-20220124160937196

左为稀疏矩阵,右为 one-hot 矩阵

转换器类 API:

transfer =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DicVectorizer(sparse=True, ...) 其中 sparse 代表 sparse 稀疏矩阵

实例化对象后,可以调用以下方法:

  • DicVectorizer.fit_transform(字典或包含字典的迭代器) 返回sparse 矩阵
  • DicVectorizer.inverse_transform(array 数组或 sparse 矩阵) 返回转换之前的数据格式
  • DicVectorizer.get_feature_names_out() 返回特征值名称

比如:

我们对一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data = [
        {'city': '北京', 'temperature': 100},
        {'city': '上海', 'temperature': 60},
        {'city': '深圳', 'temperature': 30}
    ]

当以 one-hot 编码表示时(feature_extraction.DictVectorizer(sparse=False)):

data_fit:
 [[  0.   1.   0. 100.]
 [  1.   0.   0.  60.]
 [  0.   0.   1.  30.]]

当以 sparse 矩阵表示时(feature_extraction.DictVectorizer(sparse=True)):

data_fit:
  (0, 1)	1.0
  (0, 3)	100.0
  (1, 0)	1.0
  (1, 3)	60.0
  (2, 2)	1.0
  (2, 3)	30.0

文本特征提取

作用:对文本数据进行特征值化

统计样本特征词出现频率(个数)

转换器类 API: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CountVectorizer(stop_words=[]) 返回词频矩阵,stop_words 是停用词列表,指的是哪些词不纳入统计

注意,这个 API 只能对英文有较好的分析,因为是用空格作为词与词之间的分隔,所以除非中文的各个词用空格分开,否则无法分析,并且这里不支持单个中文字!

实例化对象后,可以调用以下方法:

  • CountVectorizer.fit_transform(文本或包含文本字符串的可迭代对象) 返回值:sparse 矩阵
  • CountVectorizer.inverse_transform(array 数组或 sparse 矩阵) 返回值:转换之前的数据格式
  • CountVectorizer.get_feature_names_out() 返回值:单词列表

例子:

  • 对英文进行特征词词频提取
def count_en_text_feature_extraction():
    """
    英文文本特征提取
    :return:
    """
    data = ['life is short, i like python',
            'life is too long, i dislike python']

    # 1. 实例化转换器类
    transfer = feature_extraction.text.CountVectorizer()

    # 2. 调用 fit_transform
    data_fit = transfer.fit_transform(data)
    print('data_fit:\n', data_fit.toarray())  # 【重点】对于 sparse 矩阵,内部的 `.toarray()` 可以返回一个对应的二维数据
    print('特征名字:\n', transfer.get_feature_names_out())
    
>>> 输出
data_fit:
 [[0 1 1 1 0 1 1 0]
 [1 1 1 0 1 1 0 1]]
特征名字:
 ['dislike' 'is' 'life' 'like' 'long' 'python' 'short' 'too']
  • 对中文进行特征词词频提取
def count_cn_text_feature_extraction():
    """
    中文文本特征提取,注意,这个 API 只能对英文有较好的分析,因为是用空格作为词与词之间的分隔,所以除非中文的各个词用空格分开,否则无法分析!
    :return:
    """
    data = ['我 爱 北京 天安门',
            '天安门 上 太阳 升']

    # 1. 实例化转换器类
    transfer = feature_extraction.text.CountVectorizer()

    # 2. 调用 fit_transform
    data_fit = transfer.fit_transform(data)
    print('data_fit:\n', data_fit.toarray())  # 【重点】对于 sparse 矩阵,内部的 `.toarray()` 可以返回一个对应的二维数据
    print('特征名字:\n', transfer.get_feature_names_out())
    
>>> 输出
data_fit:
 [[1 1 0]
 [0 1 1]]
特征名字:
 ['北京' '天安门' '太阳']

统计中文样本中特征词频率(借助 jieba)

由于中文的特殊性,需要先对样本进行语义分析,进行分词,然后才能进行特征词频率的分析

import jieba
from sklearn import feature_extraction


def cut_chinese_str(text):
    """
    利用 jieba 对中文进行分词
    :param text: 需要分词的字符串
    :return: 分词结束的字符串
    """

    return ' '.join(list(jieba.cut(text)))


def count_cn_text_jieba_feature_extraction():
    """
    中文文本特征提取,借助 jieba 进行分词
    :return:
    """
    data = ['一种还是一种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到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
            '如果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真正含义的秘密取決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事物相联系。']

    data_cut = []

    # 1. 利用 jieba 进行分词
    for str in data:
        data_cut.append(cut_chinese_str(str))
    print(data_cut)

    # 2. 实例化一个转换器类
    transfer = feature_extraction.text.CountVectorizer()

    # 3. 调用 fit_transform
    data_fit = transfer.fit_transform(data_cut)
    print('data_fit: \n', data_fit.toarray())  # 【重点】对于 sparse 矩阵,内部的 `.toarray()` 可以返回一个对应的二维数据
    print('特征名字:\n', transfer.get_feature_names_out())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count_cn_text_jieba_feature_extraction()

TF-IDF 文本特征提取(关键词)

TF-IDF 指的就是重要程度,TF-IDF 的主要思想是:如果某个词或短语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概率高,并且在其他文章中很少出现,则认为此词或者短语具有很好的类别区分能力,适合用来分类

TF-IDF 作用:用以评估一字词对于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

简而言之,TF-IDF 就查找关键词,TF-IDF 的值越大,关键词的可能性越高

计算方法:

  • TF - 词频(Term Frequency)指的是某一个给定的词语在该文件中出现的频率

  • IDF - 逆向文档频率(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个词语普遍重要性的度量。

    某一特定词语的 IDF,可以由总文件数目除以包含该词语之文件的数目,再将得到的商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到

公式: $ tfidf_i,_j = tf_i,_j * idf_i$,最终得到的结果就可以理解为重要程度

例子:

比如对两个词:“经济” 和 “非常”
条件:
	语料库中有 1000 篇文章
	100 篇文章中有 “非常”
	10 篇文章中有 “经济”
	
那么:
【一】
	对于一个有 100 个词语的 文章A,出现了 10 次 “经济”
	TF10 / 100 = 0.1
	IDFlg(1000 / 10) = 2
	TF-IDF = TF * IDF = 0.1 * 2 = 0.2
	
【二】
	对于一个有 100 个词语的 文章A,出现了 10 次 “非常”
	TF10 / 100 = 0.1
	IDFlg(1000 / 100) = 1
	TF-IDF = TF * IDF = 0.1 * 1 = 0.1
	
得到:
	“经济”的 TF-IDF = 0.2
	“非常”的 TF-IDF = 0.1
	因为 0.2 > 0.1 所以说 “经济” 这个词对最终的分类有比较大的影响

转换器类 API: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TfidfVectorizer(stop_words=[]) 返回词频矩阵

  • stop_words 是停用词列表,指的是哪些词不纳入统计

注意,这个 API 只能对英文有较好的分析,因为是用空格作为词与词之间的分隔,所以除非中文的各个词用空格分开,否则无法分析,并且这里不支持单个中文字!

实例化对象后,可以调用以下方法:

  • TfidfVectorizer.fit_transform(文本或包含文本字符串的可迭代对象) 返回值:sparse 矩阵
  • TfidfVectorizer.inverse_transform(array 数组或 sparse 矩阵) 返回值:转换之前的数据格式
  • TfidfVectorizer.get_feature_names_out() 返回值:单词列表

特征工程 - 特征预处理

特征工程是使用专业背景知识和技巧处理数据,使得特征能在机器学习算法上发挥更好的作用的过程。会直接影响机器学习的效果

特征预处理 API

sklearn.preprocessing

归一化

定义:

​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把数据映射到固定区间(默认[0, 1])之内

公式:

image-20220125171413298
  • 对于每一max 为一列的最大值,min 为一列的最小值
  • mx, mi 分别指定映射到区间的最小值或最大值默认 mx=1, mi=0
  • X'' 为最终结果

缩放器 API:

sklearn.perprocessing.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 1), ...)

实例化后可以调用:

  • MinMaxScaler.fit_transform(ndarray格式的二维数组数据[n_samples 类别, n_features 特征值]) 返回归一化后形状相同的 ndarray

问题:

如果出现缺失值或者异常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归一化会非常收到异常点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的鲁棒性较差


标准化

定义:

​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把数据变换到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的范围内。适合用于现代嘈杂的大数据场景

公式:

$$X ^ { \prime } = \frac { x - m e an } { \sigma } $$

  • mean 平均值

  • $\sigma$ 标准差=ance

  • 对于归一化来说:如果出现异常点,影响了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结果当然会发生变化

  • 对于标准化来说:如果出现异常点,由于具有一定的数据来量,少量的异常点对于平均值的影响并不大,从而方差改变较小

缩放器 API:

sklearn.perprocessing.StandardScaler(feature_range=(0, 1), ...)

实例化后可以调用:

  • StandardScaler.fit_transform(ndarray格式的二维数组数据[n_samples 类别, n_features 特征值]) 返回归一化后形状相同的 ndarray



特征工程 - 特征降维

降维指的是在某些限定条件下,降低随机变量(特征的个数),得到一组”不相关“主变量的过程

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我们都是使用特征进行学习。如果特征本身存在问题或者两者的相关性较强,对于算法学习的预测会影响较大

降维的对象:二维数组

降低的维度是什么:特征的个数(列数)

Q:什么是相关特征

A:比如相对湿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特征降维就是要减少这种相关性


相关系数

主要实现方式有:

  • 皮尔逊相关系数
  •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 (Rank IC)

英语: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作用:**反应变量与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

公式: $$ r=\frac{n \sum x y-\sum x \sum y}{\sqrt{n \sum x^{2}-\left(\sum x\right)^{2}} \sqrt{n \sum y^{2}-\left(\sum y\right)^{2}}} $$ 特点

相关系数的值介于 [–1, +1]。其性质如下:

  • $r>0$ 时,表示两变量【正】相关;
  • $r<0$ 时,表示两变量【负】相关
  • $|r|=1$ 时,表示两变量为完全相关
  • $r=0$ 时,表示两变量间无相关关系
  • $0<|r|<1$ 时,表示两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且 $|r|$ 越接近1,两变量间线性关系越密切;$|r|$ 越接近于 0,表示两变量的线性相关越弱
  • 一般可按三级划分:
    • $|r|<0.4$ 为低度相关;
    • $0.4≤|r|<0.7$ 为显著性相关;
    • $0.7≤|r|<1$ 为高度线性相关

API

from scipy.stats import pearsonr

  • x : (N,) array_like
  • y : (N,) array_like
  • Returns: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value)
from scipy.stats import pearsonr  # 导包

def pearson_correlation_coefficient():
    """
    皮尔逊相关系数
    :return:
    """
    x1 = [12.5, 15.3, 23.2, 26.4, 33.5, 34.4, 39.4, 45.2, 55.4, 60.9]
    x2 = [21.2, 23.9, 32.9, 34.1, 42.5, 43.2, 49.0, 52.8, 59.4, 63.5]

    r = pearsonr(x=x1, y=x2)
    print(r)  # 输出:(0.9941983762371884, 4.922089955456964e-09)

计算举例:比如说我们计算年广告费投入与月均销售额

img

那么之间的相关系数怎么计算:

img

最终计算: $$ \frac{10 \times 16679.09-346.2 \times 422.5}{\sqrt{10 \times 14304.52-346.2^{2}} \sqrt{10 \times 19687.81-422.5^{2}}} =0.9942 $$ 所以我们最终得出结论是广告投入费与月平均销售额之间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特征选择

定义:数据中包含冗余或相关变量(或称特征、属性、指标等),旨在从原有特征中找出主要特征

方法:

  • Filter(过滤式)

    • 方差选择法:将低方差的数据过滤掉,因为低方差说明没什么相关性

    • 相关系数法:特征与特征之间的相关程度

  • Embedded(嵌入式)

    • 决策树:信息熵、信息增益
    • 正则化:L1、L2
    • 深度学习:卷积等

如果两个特征的相关项很强,那么我们可以:

  1. 选取其中一个
  2. 加权求和
  3. 主成分分析

API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低方差特征过滤

删除低方差的一些特征

  • 特征方差:某个特征大多数样本的值都比较接近;意味着这组特征是比较相近的,都选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 特征方差:某个特征很多样本的值都有区别;这组特征适合保留下来

获取转换器对象:

tranfer =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VarianceThreshold(threshold=0.0)

  • threshold 是临界值,低于或等于临界值的数据将会被删除

    实例化后可调用:

    • VarianceThreshold.fit_transform(X=numpy.ndarry) 返回新特征值数组:训练集差异低于 threshold 的特征将会被删除。默认值是保留所有非零方差特征,即删除所有样本中具有相同值的特征
      • X numpy.ndarry 格式的二维数据

主成分分析 (PCA)

主成分分析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征提取的方式

定义高维数据转化为低维数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舍弃原有数据、创造新的变量

作用是数据维数压缩,尽可能降低原数据的维数(复杂度),损失少量信息。

应用:回归分析或者聚类分析当中

对于信息一词,在决策树中会进行介绍

那么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呢?我们来看一张图

PCA解释图

假如对二维平面的 5 个点进行降维:

image-20220222190150894

将这个二维降为一维的方法,并且损失最少的信息:

image-20220222190244174

可以通过矩阵运算得到: $$ Y=\left(\begin{array}{ll} 1 / \sqrt{2} & 1 / \sqrt{2}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cccc} -1 & -1 & 0 & 2 & 0 \ -2 & 0 & 0 & 1 & 1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ccc} -3 / \sqrt{2} & -1 / \sqrt{2} & 0 & 3 / \sqrt{2} & -1 / \sqrt{2} \end{array}\right) $$

API:

获取转换器:

transfer = sklearn.decomposition.PCA(b) 将数据分解为较低维数的空间

【注意】:这里的 n_components 传递整数和小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 小数:表示保留百分之多少的信息
  • **整数:**表示减少到多少特征

获取到转换器之后可以调用:

transfer.fir_transform(numpy.ndarry) 返回转换后的指定维数的数据


【案例】探究用户对物品类别的喜好细分

应用 PCA 和 K-means 实现用户对物品类别的喜好细分划分

数据如下:

  • order_products_prior.csv:订单与商品信息
    • 字段:order_id, product_id, add_to_cart_order, reordered
  • products.csv:商品信息
    • 字段:product_id, product_name, aisle_id, department_id
  • orders.csv:用户的订单信息
    • 字段:order_id,user_id,eval_set,order_number,….
  • aisles.csv:商品所属具体物品类别
    • 字段: aisle_id, aisle

分析:

  • 1.获取数据
  • 2.数据基本处理
    • 2.1 合并表格
    • 2.2 交叉表合并
    • 2.3 数据截取
  • 3.特征工程 — PCA
  • 4.机器学习(k-means)
  • 5.模型评估
    • sklearn.metrics.silhouette_score(X, labels)
      • 计算所有样本的平均轮廓系数
      • X:特征值
      • labels:被聚类标记的目标值

数据欠采样

如果数据量很多,我们想减少数据量。那么就需要欠采样。

欠采样需要主要的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的对数据进行截取,比如截取前 1000 行 data[:1000],因为前 1000 行中可能只包含了一种目标值,而源数据中是有 5 个目标值。所以就需要一种方式来达到抽样平衡的问题——每个目标值都有同等对应的数据量

API:

imblearn.under_sampling.RandomUnderSampler(random_state=) 获取欠采样转换器对象

转换器方法:

  • x_data, y_data = transfer.fit_resample(x_data, y_data)

目标值转数字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把目标值转换为数字,以方便处理和模型学习

API:

sklearn.preprocessing.LabelEncoder() 获取转换器对象

转化器方法:

  • transfer.fit_transform(y=) 注意传递的是 y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import pandas as pd

test_list = ['05db9164', '68fd1e64', '05db9164', '8cf07265', '05db9164', 
             '68fd1e64', '5bfa8ab5', '5a9ed9b0', '05db9164', '9a89b36c', 
             '68fd1e64', '8cf07265', '05db9164', '68fd1e64', '5a9ed9b0',
             '68fd1e64', '5a9ed9b0', '05db9164', '05db9164', '2d4ea12b']

# 初始化
lbe = LabelEncoder()
# 先fit转换为set, 然后在transform。
lbe_res = lbe.fit_transform(test_list)
# 如何看标签个数及顺序?[注:这里标签顺序 不是根据词频]
print(lbe.classes_)
  ['05db9164' '2d4ea12b' '5a9ed9b0' '5bfa8ab5' '68fd1e64' '8cf07265' '9a89b36c']
# 如何看编码结果?
print(lbe_res)
  [0 4 0 5 0 4 3 2 0 6 4 5 0 4 2 4 2 0 0 1]
# 如何看某个编码对应的原始值?
print(lbe.inverse_transform([5, 2, 1]))

标签顺序不是按照test_list中每个词的频次。而是按照 print(*sorted(set(test_list))*)进行的排序。


分类算法

Q:如何判定属于分类问题?

A:没有目标值

转换器(Transformer)

==转换器是特征工程的父类==

回顾之前特征工程那里的步骤:

  1. 实例化 transfer 转换器对象(实例化的是一个转换器类队对象:==Transformer==)
  2. 调用 transfer.fit_transform(data) 对象

其实这里的 fit_transform() 可以拆分为:

  1. fit() 通常进行了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2. transform() 进行最终的转换

估计器(Estimator)

在 sklearn 中,估计器(estimator)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一类实现了算法的 API==

估计器的使用步骤:

  1. 实例化一个 Estimator

  2. 训练集的特征值(x_train)和训练集的特征值(y_train)传入进行计算 estimator.fit(x_train, y_train),相当于开始训练,调用完 fit 方法相当于运算完成,模型生成

  3. 评估模型

    • 比对真实值和预测值 y_predict = estimator.predict(x_test) 将**测试集的特征值(x_test)**传入进行预测,获得预测的目标值(y_predict) y_predict == y_test 判断预测的目标值(y_predict)和测试集的目标(y_test)值是否一致

    • 直接调用 estimator 内部的方法进行评估准确率

      estimator.score(x_test, y_test) 传入测试集的特征值和目标值

估计器工作流程: image-20220419162953249

  • 用于分类的估计器

    估计器 描述
    sklearn.neighbors k-临近算法
    sklearn.naive_bayes 贝叶斯算法
    sklearn.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 逻辑回归
    sklearn.tree 决策树与回归森林
  • 用于回归的估计器

    估计器 描述
    sklearn.linear_model.LinearRegression 线性回归
    sklearn.linear_model.Ridge 岭回归
  • 用于无监督学习的估计器

    估计器 描述
    sklearn.cluster.KMeans 聚类算法

k-近邻算法

根据你的“邻居”来推断出你的类别:

img

k-近邻算法也是 KNN 算法(K Nearest Neighbor),这个算法是机器学习里面一个比较经典的算法,总体来说 KNN算法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算法

定义: 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 k 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KNN算法最早是由 Cover 和 Hart 提出的一种分类算法

距离公式:

两个样本的距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 欧式距离 $$ d_{3维}=\sqrt{\left(x_{1}-x_{2}\right)^{2}+\left(y_{1}-y_{2}\right)^{2}+\left(z_{1}-z_{2}\right)^{2}} $$

  • 曼哈顿距离 $$ d_{3维}=\left|x_{1}-x_{2}\right|+\left|y_{1}-y_{2}\right|+\left|z_{1}-z_{2}\right| $$

  • 明科夫斯基距离

示例:电影类型分析

image-20220419180439940 image-20220419180506258

如果 $k = 1$ => 爱情片

如果 $k = 2$ => 爱情片

...

如果 $k = 6$ => 无法确定

如果增加一行动作片则 $k = 7$ => 动作片

问题:可见 k-近邻算法受到 k 值的影响

  • K值过小
    • 容易受到异常点的影响
    • 容易过拟合
  • k值过大:
    • 受到样本均衡的问题
    • 容易欠拟合

KNN算法流程总结: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 k 个点

4)统计前k个点所在的类别出现的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K-近邻算法 API:

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algorithm='auto')

  • n_neighbors -> int:k-近邻算法中的 k 值(邻居数),默认为 5
  • algorithm:{'auto','bal_tree','kd_tree','brute'},可选用于计算最近邻居的算法,默认为 'auto'
    • bal_tree 将会使用 BallTree
    • kd_tree 将使用 KDTree
    • auto 将尝试根据传递给 fit 方法的值来决定最合适的算法。(不同实现方式影响效率)

总结:

  • 优点:
    • 简单有效
    • 重新训练的代价低
    • 适合类域交叉样本
      • 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 适合大样本自动分类
      • 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
  • 缺点:
    • 惰性学习
      • KNN算法是懒散学习方法(lazy learning,基本上不学习),一些积极学习的算法要快很多
    • 类别评分不是规格化
      • 不像一些通过概率评分的分类
    • 输出可解释性不强
      • 例如决策树的输出可解释性就较强
    • 对不均衡的样本不擅长
      • 当样本不平衡时,如一个类的样本容量很大,而其他类样本容量很小时,有可能导致当输入一个新样本时,该样本的K个邻居中大容量类的样本占多数。该算法只计算“最近的”邻居样本,某一类的样本数量很大,那么或者这类样本并不接近目标样本,或者这类样本很靠近目标样本。无论怎样,数量并不能影响运行结果。可以采用权值的方法(和该样本距离小的邻居权值大)来改进。
    • 计算量较大
      •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对已知样本点进行剪辑,事先去除对分类作用不大的样本。

使用场景:小数据场景,几千~几万样本,具体场景具体业务去测试

案例:预测 Facebook 签到位置

项目描述

image-20190515115928245

本次比赛的目的是预测一个人将要签到的地方。 为了本次比赛,Facebook创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其中包括10公里*10公里共100平方公里的约10万个地方。 对于给定的坐标集,您的任务将根据用户的位置,准确性和时间戳等预测用户下一次的签到位置。 数据被制作成类似于来自移动设备的位置数据。 请注意:您只能使用提供的数据进行预测。

数据介绍:

image-20190515120143596

文件说明 train.csv, test.csv
  row id签入事件的id
  x y坐标
  accuracy: 准确度定位精度
  time: 时间戳
  place_id: 签到的位置==这也是你需要预测的内容==

官网:https://www.kaggle.com/navoshta/grid-knn/data

步骤分析

  • 对于数据做一些基本处理(这里所做的一些处理不一定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只是简单尝试,有些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特征选择的方式去做处理)
    • 缩小数据集范围 DataFrame.query()
    • 选取有用的时间特征
    • 将签到位置少于n个用户的删除
  • 分割数据集
  • 标准化处理
  • k-近邻预测
具体步骤:
# 1.获取数据集
# 2.基本数据处理
# 2.1 缩小数据范围
# 2.2 选择时间特征
# 2.3 去掉签到较少的地方
# 2.4 确定特征值和目标值
# 2.5 分割数据集
# 3.特征工程 -- 特征预处理(标准化)
# 4.机器学习 -- knn+cv
# 5.模型评估

朴素贝叶斯算法

image-20220423220515730 image-20220423220525980

案例:判断女神对你的喜欢情况

在讲这两个概率之前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计算一些结果:

image-20220423220615394

问题如下:

  1. 女神喜欢的概率?

  2. 职业是程序员并且体型匀称的概率?

  3. 在女神喜欢的条件下,职业是程序员的概率?

  4. 在女神喜欢的条件下,职业是程序员、体重超重的概率?

计算结果为:

P(喜欢) = 4/7

P(程序员, 匀称) = 1/7(联合概率)

P(程序员|喜欢) = 2/4 = 1/2(条件概率)

P(程序员, 超重|喜欢) = 1/4

思考题:在小明是产品经理并且体重超重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小明被女神喜欢的概率?

即P(喜欢|产品, 超重) = ? 此时我们需要用到朴素⻉叶斯进行求解,在讲解⻉叶斯公式之前,首先复习一下联合概率、条件概率和相互独立的概

念。


联合概率、条件概率与相互独立

  • 联合概率:包含多个条件,且所有条件==同时成立的概率== 记作:P(A,B)
  • 条件概率:就是==事件A在另外一个事件B已经发生条件下的发生==概率 记作:P(A|B)
  • 相互独立:如果==P(A, B) = P(A)P(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叶斯公式

$$ P ( C | W ) = \frac { P ( W | C ) P ( C ) } { P ( W ) } $$

注:w 为给定文档的特征值(频数统计,预测文档提供),C 为文档类别

那么思考题就可以套用⻉叶斯公式这样来解决: $$ P(喜欢|产品, 超重) = \frac{P(产品, 超重|喜欢)P(喜欢)}{P(产品, 超重)} $$ 上式中,

  • P(产品, 超重|喜欢) 和 **P(产品, 超重)**的结果均为 0,导致无法计算结果。这是因为我们的样本量太少了,不具有代表性
  • 本来现实生活中,肯定是存在职业是产品经理并且体重超重的人的,P(产品, 超重)不可能为0;
  • 而且事件“职业是产品经理”和事件“体重超重”通常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事件,但是,根据我们有限的7个样本计算 “P(产品, 超重) = P(产品)P(超重)”不成立==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相互独立事件==。

朴素⻉叶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朴素⻉叶斯,简单理解,就是假定了==特征与特征之间相互独立==的⻉叶斯公式。 也就是说,

朴素贝叶斯中的朴素:就在于假定了特征与特征相互独立==P(A, B) = P(A)P(B)==。


所以,思考题如果按照朴素⻉叶斯的思路来解决,就可以是: $$ P(产品, 超重) = P(产品) * P(超重) = 2/7 * 3/7 = 6/49 $$

$$ p(产品, 超重|喜欢) = P(产品|喜欢) * P(超重|喜欢) = 1/2 * 1/4 = 1/8 $$

$$ P(喜欢|产品, 超重) = P(产品, 超重|喜欢)P(喜欢)/P(产品, 超重) = 1/8 * {(4/7)} / (6/49) = 7/12 $$


文章分类:

需求:通过前四个训练样本(文章),判断第五篇文章,是否属于China类

image-20220424125729720

计算结果: $$ P(C|Chinese, Chinese, Chinese, Tokyo, Japan) \\ = \frac{P(Chinese, Chinese, Chinese, Tokyo, Japan|C)P(C)}{P(Chinese, Chinese, Chinese, Tokyo, Japan)} \\ =\frac{P(Chinese|C)^3 P(Tokyo|C) * P(Japan|C) * P(C)} {P(Chinese)^3 * P(Tokyo) * P(Japan)} $$ 这个文章是需要计算是不是China类,是或者不是最后的分母值都相同:

  1. 首先计算China类的概率:

    $P(Chinese|C) = \frac{2+2+1}{3+3+2} = 5/8$

    $P(Tokyo|C) = \frac{0}{3+3+2} = 0/8 $

    $P(Japan|C) = \frac{0}{3+3+2} = 0/8$

  2. 接着计算不是China类的概率:

    $P(Chinese|!C) = \frac{1}{3} = 1/3$

    $P(Tokyo|!C) = \frac{1}{3} = 1/3$

    $P(Japan|!C) = \frac{1}{3} = 1/3$

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得到 $P(Tokvo|C)$ 和$P(Japan|C)$都为0,这是不合理的如果词频列表里面有很多出现次数都为0,很可能计算结果都为零。

==解决方法:拉普拉斯平滑处理==


拉普拉斯平滑处理

拉普拉斯平滑系数是为了应对在朴素贝叶斯算法中出现概率为 0 的情况。使用拉普拉斯平滑系数既可以得到一个非零的概率 $$ P ( F 1| C ) = \frac { N i + \alpha } { N + \alpha m } $$

  • $\alpha$ - 拉普拉斯平滑系数,一般为 1
  • $m$ - 为训练文档中统计出的特征词个数
  • $Ni$ - 在朴素贝叶斯算法中取得的概率的分子词 F1 在 C 类别文档中出现的次数
  • $N$ - 在朴素贝叶斯算法中取得的概率的分母C 类别文档中所有词的总和

在应用拉普拉斯平滑处理后,这个文章是需要计算是不是China类:

注意:如果要应用拉普拉斯平滑变换,则应该对所有通过贝叶斯的公式计算的都应用,而不仅仅是概率为 0 的

  1. 首先计算China类的概率: 0.0003

    $P(Chinese|C) = \frac{(2+2+1)+1}{(3+3+2)+1*6} = 6/14$

    $P(Tokyo|C) =\frac{0 + 1}{(3+3+2)+1*6}= 1/14$

    $P(Japan|C) = \frac{0 + 1}{(3+3+2)+1*6}=1/14$

  2. 接着计算不是China类的概率: 0.0001

​ P(Chinese|C) = 1/3 -->(经过拉普拉斯平滑系数处理) 2/9

​ P(Tokyo|C) = 1/3 -->(经过拉普拉斯平滑系数处理) 2/9

​ P(Japan|C) = 1/3 -->(经过拉普拉斯平滑系数处理) 2/9

案例:20 类新闻分类

image-20220424130554842

步骤分析:

  1. 获取数据集
  2. 划分数据集
  3. 特征工程
    1. TF-IDF 进行特征抽取
  4. 朴素贝叶斯的预估计流程
  5. 模型评估 | 模型选择调优(在这里可以调整 $\alpha$

API

在scikit-learn中,一共有3个朴素贝叶斯的分类算法类。分别是GaussianNBMultinomialNBBernoulliNB。其中

  • GaussianNB 就是先验为高斯分布的朴素贝叶斯,适用于样本特征的分布大部分是连续值
  • MultinomialNB 就是先验为多项式分布的朴素贝叶斯,适用于样本特征的分大部分是多元离散值
  • BernoulliNB,适用于样本特征是二元离散值或者很稀疏的多元离散值

决策树

什么是决策树?

决策树思想的来源非常朴素,程序设计中的条件分支结构就是if-else结构,最早的决策树就是利用这类结构分割数据的一种分类学习方法

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属性上的判断,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判断结果的输出,最后每个叶节点代表一种分类结果,本质是一颗由多个判断节点组成的树

怎么理解这句话?通过一个对话例子

相亲对�

想一想这个女生为什么把年龄放在最上面判断!!(因为年龄放在最上面,判断所需要的消耗是最少的)

上面案例是女生通过定性的主观意识,把年龄放到最上面,那么如果需要对这一过程进行量化,该如何处理呢?

此时需要用到信息论中的知识:信息熵,信息增益

物理学上,熵 Entropy 是“混乱”程度的量度。

img

系统越有序,熵值越低;系统越混乱或者分散,熵值越高

信息理论

  • 从信息的==完整性==上进行的描述:

    系统的有序状态一致时,数据越集中的地方熵值越小,数据越分散的地方熵值越大

  • 从信息的==有序性==上进行的描述:

    数据量一致时系统越有序,熵值越低;系统越混乱或者分散,熵值越高

信息熵

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熵(Entropy)的概念。

"信息熵" (information entropy)是度量样本集合纯度最常用的一种指标。

假定当前样本集合 D 中第 k 类样本所占的比例为 $p_k(k = 1, 2,. . . , |y|)$

$$ p_k=\frac{C^k}{D} $$

  • $D$ 为样本的所有数量
  • $C^k$ 为第 k 类样本的数量。

D 的信息熵定义为(log是通常以 2 为底,lg是以10为底): $$ \operatorname{Ent}(D)=-\sum_{k=1}^{n} \frac{C^{k}}{D} \log (\frac{C^{k}}{D})\=-\sum_{k=1}^{n} p_{k} \log {2} (p{k})\=-p_{1} \log {2} (p{1})-p_{2} \log {2} (p{2})-\ldots-p_{n} \log {2} (p{n}) $$ 其中:$Ent(D)$ 的值越小,则 $D$ 的纯度越高.

决策树划分依据

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以某特征划分数据集前后的熵的差值。熵可以表示样本集合的不确定性,熵越大,样本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此可以使用划分前后集合熵的差值来衡量使用当前特征对于样本集合D划分效果的好坏

信息增益 = entroy(前) - entroy(后)

注:信息增益表示得知特征X的信息而==使得类Y的信息熵减少的程度==

定义与公式:

假定离散属性 a 有 V 个可能的取值: $$ a^{1}, a^{2}, \ldots, a^{V} $$

  • 信息熵的计算: $$ \operatorname{Ent}(D)=-\sum_{k=1}^{n} \frac{C^{k}}{D} \log (\frac{C^{k}}{D})\=-\sum_{k=1}^{n} p_{k} \log {2} (p{k})\=-p_{1} \log {2} (p{1})-p_{2} \log {2} (p{2})-\ldots-p_{n} \log {2} (p{n}) $$

  • 条件熵的计算: $$ \operatorname{Ent}(D, a)=\sum_{v=1}^{V} \frac{D^{v}}{D} \operatorname{Ent}\left(D^{v}\right)=-\sum_{v=1}^{V} \frac{D^{v}}{D} \sum_{k=1}^{K} \frac{C^{k v}}{D_{v}} \log \frac{C^{k v}}{D_{v}} $$

​ 其中:

  • $D^v$ 表示a属性中第v个分支节点包含的样本数
  • $C^{kv}$ 表示a属性中第v个分支节点包含的样本数中,第k个类别下包含的样本数

一般而言,信息增益越大,则意味着使用属性 a 来进行划分所获得的"纯度提升"越大。因此,我们可用信息增益来进行决策树的划分属性选择,著名的 ID3 决策树学习算法 [Quinlan, 1986] 就是以信息增益为准则来选择划分属性。

其中,ID3 名字中的 ID 是 Iterative Dichotomiser (迭代二分器)的简称

API

sklearn.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max_depth=None, random_state=None)

  • criterion
    • 特征选择标准
    • "gini"或者"entropy",前者代表基尼系数,后者代表信息增益。一默认"gini",即CART算法。
  • min_samples_split
    • 内部节点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
    • 这个值限制了子树继续划分的条件,如果某节点的样本数少于min_samples_split,则不会继续再尝试选择最优特征来进行划分。 默认是2,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我之前的一个项目例子,有大概10万样本,建立决策树时,我选择了min_samples_split=10。可以作为参考。
  • min_samples_leaf
    • 叶子节点最少样本数
    • 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最少的样本数,如果某叶子节点数目小于样本数,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 默认是1,可以输入最少的样本数的整数,或者最少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之前的10万样本项目使用min_samples_leaf的值为5,仅供参考。
  • max_depth
    • 决策树最大深度
    • 决策树的最大深度,默认可以不输入,如果不输入的话,决策树在建立子树的时候不会限制子树的深度。一般来说,数据少或者特征少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个值。如果模型样本量多,特征也多的情况下,推荐限制这个最大深度,具体的取值取决于数据的分布。常用的可以取值10-100之间
  • random_state
    • 随机数种子

决策树可视化

  1. 调用 API 将树储存至 dot 格式文件

    sklearn.tree.export_graphviz(estimator,out_file='tree.dot’,feature_names=['','']) 保存树的结构到dot文件

    • feature_names 如果不指定,生成的 dot 文件里会使用默认值
  2. 将 dot 文件里的内容拷贝至网站进行显示

    http://webgraphviz.com/

总结

优点:

  • 可视化

缺点:

  • 如果树的深度过深,容易过拟合(对训练集效果很好,但是对测试集效果很差) -> 如果出现了过拟合,可以使用==随机森林==

案例 - 泰坦尼克号乘客生存预测

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沉船之一。1912年4月15日,在她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在与冰山相撞后沉没,在222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造成1502人死亡。这场耸人听闻的悲剧震惊了国际社会,并为船舶制定了更好的安全规定。 造成海难失事的原因之一是乘客和机组人员没有足够的救生艇。尽管幸存下沉有一些运气因素,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生存,例如妇女,儿童和上流社会。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要求您完成对哪些人可能存活的分析。特别是,我们要求您运用机器学习工具来预测哪些乘客幸免于悲剧。

案例:https://www.kaggle.com/c/titanic/overview

我们提取到的数据集中的特征包括票的类别,是否存活,乘坐班次,年龄,登陆home.dest,房间,船和性别等。

数据:http://biostat.mc.vanderbilt.edu/wiki/pub/Main/DataSets/titanic.txt

经过观察数据得到:

  • 乘坐班是指乘客班(1,2,3),是社会经济阶层的代表。
  • 其中age数据存在缺失

1.获取数据

2.数据基本处理

  • 确定特征值,目标值
  • 缺失值处理
  • 数据集划分

3.特征工程(字典特征抽取)

4.机器学习(决策树)

5.模型评估

随机森林(集成学习)

随机森林是集成学习方法的一种。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是一个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并且其输出的类别是由个别树输出的类别的众数而定。

例如,如果你训练了5个树,其中有4个树的结果是Tue,1个数的结果是False,那么最终投票结果就是True

集成学习方法

集成学习通过建立几个模型组合的来解决单一预测问题。它的**工件原理是生成多个分类器/模型,各自独立地学习和作出预测。**这些预测最后结合成组合预测(取众数),因此优于任何一个单分类的做出预测。

随机森林原理过程

  • 训练集随机
  • 特征值随机

问题是如何对同一个训练集产生多棵树,使得取得的结果众数结果是准确的。

学习算法根据下列算法而建造每棵树:

N 来表示训练用例(样本)的个数M 表示特征数目。

  1. 一次随机选出一个样本并放回,重复 N 次,(有可能出现重复的样本)
  2. 随机去选出m个特征,m<<M,建立决策树
  3. 采取 bootstrap 抽样(随意有放回)

比如:

原始的训练集有 N=5样本,分别为: 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

-> 采取 bootstrap 抽样可能得到的新训练集可能为:2 号、3 号、2 号、5 号、1 号

原始的训练集有 M=3特征,分别为: 1 号、2 号、3 号

-> 采取 bootstrap 抽样可能得到的新训练集可能为:2 号、3 号

注意 M >> m,这样既可以起到降维的效果,又可以由每棵树的特征减少导致运算速度增快,预测结果将由准确率高的树进行预测

为什么采用BootStrap抽样:

  • 为什么要随机抽样训练集?

    如果不进行随机抽样,每棵树的训练集都一样,那么最终训练出的树分类结果也是完全一样的

  • 为什么要有放回地抽样?

    如果不是有放回的抽样,那么每棵树的训练样本都是不同的,都是没有交集的,这样每棵树都是“有偏的”,都是绝对“片面的”(当然这样说可能不对),也就是说每棵树训练出来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而随机森林最后分类取决于多棵树(弱分类器)的投票表决

API

sklearn.ensemble 中, ensemble 就是集成学习方法的意思

因为随机森林由许多决策树构成,所以决策树中的属性。随机森林也有

sklearn.ensemble.RandomForestClassifier(

n_estimators=10, 决策树数量(树林里树的数量)

criterion=’gini’, 划分方法

max_depth=None, 每棵树的最高深度

max_features='auto' 每棵决策树的最大特征数量

bootstrap=True, 是否在构建树时使用放回抽样

random_state=None,

min_samples_split=2)

  • n_estimators:integer,optional(default = 10)森林里的树木数量120,200,300,500,800,1200

  • criterion:string,可选(default =“gini”)分割特征的测量方法

  • max_depth:integer 或None,可选(默认=无)树的最大深度 5,8,15,25,30

  • max_features="auto”,每个决策树的最大特征数量

    • If "auto", then max_features=sqrt(n_features).
    • If "sqrt", then max_features=sqrt(n_features)(same as "auto").
    • If "log2", then max_features=log2(n_features).
    • If None, then max_features=n_features 但这样达不到降维效果.
  • bootstrap:boolean,optional(default = True)是否在构建树时使用放回抽样

  • min_samples_split: 内部节点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

    • 这个值限制了子树继续划分的条件,如果某节点的样本数少于 min_samples_split,则不会继续再尝试选择最优特征来进行划分,默认是2。
    • ==如果样本量不大,不需要管这个值。如果样本量数量级非常大,则推荐增大这个值==。
  • min_samples_leaf: 叶子节点的最小样本数

    • 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最少的样本数,如果某叶子节点数目小于样本数,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默认是1。
    • 叶是决策树的末端节点。较小的叶子使模型更容易捕捉训练数据中的噪声
    • 一般来说,我更偏向于将最小叶子节点数目设置为大于50
  • min_impurity_split: 结点划分的最小不纯度

    • 这个值限制了决策树的增长,如果某节点的不纯度(基于基尼系数,均方误差)小于这个阈值,则该节点不再生成子节点。即为叶子节点。
    • 一般不推荐改动默认值1e-7
  • 超参数:n_estimator, max_depth, min_samples_split,min_samples_leaf

总结

  • 在当前所有算法中,具有极好的准确率
  • 能够有效地运行在大数据集上,处理具有高维特征的输入样本
  • 而且不需要降维能够评估各个特征在分类问题上的重要性

逻辑回归(分类算法)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分类模型,逻辑回归是一种分类算法,虽然名字中带有回归。由于算法的简单和高效,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

逻辑回归的应用场景:

  • 广告点击率
  • 是否为垃圾邮件
  • 是否患病
  • 金融诈骗
  • 虚假账号

看到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特点,那就是都属于==两个类别之间的判断==。逻辑回归就是解决二分类问题的利器

逻辑回归的原理:

要想掌握逻辑回归,必须掌握两点:

  • 逻辑回归中,其输入值是什么
  • 如何判断逻辑回归的输出

输入:

线性回归的输出就是逻辑回归的输入 $$ h(w)=w_{1} x_{1}+w_{2} x_{2}+w_{3} x_{3} \ldots+\mathrm{b} $$ 激活函数:

  • sigmoid 函数 将线性回归的输出 $h(w)$ 作为输入,就会被映射到 [0, 1] 区间 $$ g\left(w^{T}, x\right)=\frac{1}{1+e^{-h(w)}}\ &=\frac{1}{1+e^{-w^{T}} x} 矩阵表示法 $$

  • 判断标准

    • 回归的结果输入到sigmoid函数当中
    • 输出结果:[0, 1]区间中的一个概率值,默认为0.5为阈值
    img

    所以我们要构建一个损失函数(最小二乘法、均方误差),然后使用一些优化算法使得损失最小。但这里我们没法再使用最小二乘法、均方误差,要构建另外的方法

    逻辑回归最终的分类是通过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值来判断是否属于某个类别,并且这个类别默认标记为1(正例),另外的一个类别会标记为0(反例)。(方便损失计算)

    输出结果解释(重要):假设有两个类别A,B,并且假设我们的概率值为属于A(1)这个类别的概率值。现在有一个样本的输入到逻辑回归输出结果0.55,那么这个概率值超过0.5,意味着我们训练或者预测的结果就是A(1)类别。那么反之,如果得出结果为0.3那么,训练或者预测结果就为B(0)类别。

    关于逻辑回归的阈值是可以进行改变的,比如上面举例中,如果你把阈值设置为0.6,那么输出的结果0.55,就属于B类。

    在之前,我们用最小二乘法衡量线性回归的损失

    在逻辑回归中,当预测结果不对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衡量其损失呢?

    我们来看下图(下图中,设置阈值为0.6),

    é€"辑回归è¿�算过程

    损失以及优化

    损失:

    逻辑回归的损失,称之为对数似然损失,公式如下:

    • 分开类别: $$ \operatorname{cost}\left(h_{\theta}(x), y\right)= \begin{cases}-\log \left(h_{\theta}(x)\right) & \text { if } \mathrm{y}=1 \ -\log \left(1-h_{\theta}(x)\right) & \text { if } \mathrm{y}=0\end{cases} $$

      其中 y 为真实值,

      $h_{\theta}(x)$ 为预测值,也就是线性回归得到的权重和偏置值 -经过-> sigmoid函数映射得到的值

      image-20190221142055367 当 y 等于 0 时: image-20220504222334074

      无论何时,我们都希望损失函数值,越小越好

      分情况讨论,对应的损失函数值:

      • 当y=1时,我们希望 $h_{\theta}(x)$ 值越大越好;
      • 当y=0时,我们希望 $h_{\theta}(x)$ 值越小越好

      综合完整损失函数 $$ \operatorname{cost}\left(h_{\theta}(x), y\right)=\sum_{i=1}^{m}-y_{i} \log \left(h_{\theta}(x)\right)-\left(1-y_{i}\right) \log \left(1-h_{\theta}(x)\right) $$

接下来我们呢就带入上面那个例子来计算一遍,就能理解意义了。

�失计算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log(P), P值越大,结果越小,所以我们可以对着这个损失的式子去分析

优化:

同样使用梯度下降优化算法,去减少损失函数的值。这样去更新逻辑回归前面对应算法的权重参数,提升原本属于1类别的概率,降低原本是0类别的概率。

API:

sklearn.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solver='liblinear', penalty='l2', C=1.0)

  • solver可选参数: {'liblinear', 'sag', 'saga','newton-cg', 'lbfgs'}
    • 默认: 'liblinear';用于优化问题的算法。
    • 对于小数据集来说,“liblinear”是个不错的选择,而“sag”和'saga'对于大型数据集会更快。
    • 对于多类问题,只有'newton-cg', 'sag', 'saga'和'lbfgs'可以处理多项损失; “liblinear”仅限于“one-versus-rest”分类。
  • penalty:正则化的种类
  • C:正则化力度

默认将类别数量少的当做正例

LogisticRegression 方法相当于 SGDClassifier(loss="log", penalty=" "),SGDClassifier 实现了一个普通的随机梯度下降学习。而使用 LogisticRegression(实现了SAG)。(注意:是 SGDClassifier 不是 SGDRegressor!)

总结:

  • 逻辑回归概念【知道】
    • 解决的是一个==二分类问题==
    • ==逻辑回归的输入是线性回归的输出==
  • 逻辑回归的原理【掌握】
    • 输入:
      • 线性回归的输出
    • 激活函数
      • sigmoid函数
      • 把整体的值映射到[0,1]
      • 再设置一个阈值,进行分类判断
  • 逻辑回归的损失和优化【掌握】
    • 损失
      • 对数似然损失
      • 借助了log思想,进行完成
      • 真实值等于0,等于1两种情况进行划分
    • 优化
      • 提升原本属于1类别的概率,降低原本是0类别的概率。

案例:癌症分类预测-良/恶性乳腺癌肿瘤预测

原始数据的下载地址:https://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

数据描述

(1)699条样本,共11列数据,第一列用语检索的id,后9列分别是与肿瘤

相关的医学特征,最后一列表示肿瘤类型的数值。

(2)包含16个缺失值,用”?”标出。

在很多分类场景当中我们不一定只关注预测的准确率!!!!!

比如以这个癌症举例子!!!我们并不关注预测的准确率,而是关注在所有的样本当中,癌症患者有没有被全部预测(检测)出来。



SVM 支持向量机

https://juejin.cn/post/6883098868738310157

https://7125messi.github.io/post/svm%E8%B0%83%E4%BC%98%E8%AF%A6%E8%A7%A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656326

SVM 算法导入

在很久以前的情人节,大侠要去救他的爱人,但魔⻤和他玩了一个游戏。 魔⻤在桌子上似乎有规律放了两种颜色的球,说: “你用一根棍分开它们?要求:尽量在放更多球之后,仍然适用。”

image-20220507151044291

于是大侠这样放,干的不错?

image-20220507151107607

然后魔⻤,又在桌上放了更多的球,似乎有一个球站错了阵营。

image-20220507151129153

怎么办??

把分解的小棍儿变粗。

SVM就是试图把棍放在最佳位置,好让在棍的两边有尽可能大的间隙。

image-20220507151218997

然后,在SVM 工具箱中有另一个更加重要的技巧(trick)。 魔⻤看到大侠已经学会了一个trick,于是魔⻤给了大侠一 个新的挑战。

image-20220507151325051

现在,大侠没有棍可以很好帮他分开两种球了,现在怎么办呢?

当然像所有武侠片中一样大侠桌子一拍,球⻜到空中。然后,凭借大侠的轻功,大侠抓起一张纸,插到了两种球的中间。

image-20220507151411111

现在,从魔⻤的⻆度看这些球,这些球看起来像是被一条曲线分开了。

再之后,无聊的大人们,把上面的物体起了别名:

  • 球 - 「data」数据

  • 棍子 - 「classifier」分类

  • 最大间隙 -「optimization」最优化

  • 拍桌子 -「kernelling」核方法

  • 纸 -「hyperplane」超平面

案例来源:http://bytesizebio.net/2014/02/05/support-vector-machines-explained-well/

支持向量机直观感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iCbRZPrZA

SVM 算法定义

定义:

SVM:SVM 全称是 supported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即寻找到一个==超平面==使样本分成两类,并且间隔最大

SVM 能够执行线性或非线性分类、回归,甚至是异常值检测任务。它是机器学习领域最受欢迎的模型之一。SVM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复杂数据集的分类。

image-20220507153112752

超平面最大间隔介绍:

image-20220507153506996

上左图显示了三种可能的线性分类器的决策边界:

  1. 虚线所代表的模型表现非常糟糕,甚至都无法正确实现分类。
  2. 其余两个模型在这个训练集上表现堪称完美,但是它们的决策边界与实例过于接近,导致在面对新实例时,表现可能不会太好
  3. 右图中的实线代表SVM分类器的决策边界,不仅分离了两个类别,且尽可能远离最近的训练实例

硬间隔和软间隔:

  • 硬间隔分类

    在上面我们使用超平面进行分割数据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严格地让所有实例==都==不在最大间隔之间,并且位于正确的一边,这就是硬间隔分类

    硬间隔分类有两个问题,首先,它只在数据是线性可分离的时候才有效;其次,它**==对异常值非常敏感==**。

    当有一个额外异常值的鸢尾花数据:左图的数据根本找不出硬间隔,而右图最终显示的决策边界与我们之前所看到的无异常值时的决策边界也大不相同,可能无法很好地泛化。

    image-20220507154840753
  • 软间隔分类

    要避免这些问题,最好使用更灵活的模型。目标是尽可能在保持最大间隔宽阔和限制间隔违例(即位于最大间隔之上,甚至在错误的一边的实例)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这就是软间隔分类。 要避免这些问题,最好使用更灵活的模型。目标是尽可能在保持间隔宽阔和限制间隔违例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这就是软间隔分类。

    image-20220507155529073

    在Scikit-Learn的SVM类中,可以通过**超参数 $C(惩罚项)$ **来控制这个平衡:

    C值越,则间隔越,但是间隔违例也会越多。

    上图 显示了在一个非线性可分离数据集上,两个软间隔 SVM 分类器各自的决策边界和间隔:

    • 左边使用了高 C 值,分类器的错误样本(间隔违例)较少,但是间隔也较小
    • 右边使用了低 C 值,间隔大了很多,但是位于间隔上的实例也更多。看起来第二个分类器的泛化效果更好,因为大多数间隔违例实际上都位于决策边界正确的一边,所以即便是在该训练集上,它做出的错误预测也会更少。

SVM 算法原理

定义输入数据:

假设给定一个特征空间上的训练集为: $$ \begin{gathered} \mathrm{T}=\left{\left(\mathbf{x}{1}, \mathrm{y}{1}\right),\left(\mathbf{x}{2}, \mathrm{y}{2}\right) \ldots\left(\mathbf{x}{\mathrm{N}}, \mathrm{y}{\mathrm{N}}\right)\right} \ \mathbf{x}{\mathrm{i}} \in \mathrm{R}^{\mathrm{n}}, \mathrm{y}{\mathrm{i}} \in{+1,-1}, \mathrm{i}=1,2, \ldots \mathrm{N} \text { 。 } \end{gathered} $$ 其中,$(x_i, y_i )$称为样本点

  • $x_i$ 为第 $i$ 个实例(样本)

  • $y_i$$x_i$ 标记,注意, $y_i$ 必须为 +1 或 -1:

    • $y_i=+1$ 时,$x_i$ 为正例

    • $y_i=-1$ 时,$x_i$ 为负例

      至于为什么正负用 {-1,1} 表示呢? 其实这里没有太多原理,就是一个标记,你也可以用(2,-3)来标记。只是为了方便,$y_i/y_j = y_i ∗ y_j$ 的过程中刚好 可以相等,便于之后的计算。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给定了上面提出的线性可分训练数据集,通过间隔最大化得到分离超平面为 $y(x)=w^{T} \Phi(x)+b$

相应的分类决策函数为:$f(x)=\operatorname{sign}\left(w^{T} \Phi(x)+b\right)$

以上决策函数就称为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这里解释一下Φ(x)这个东东。

这是某个确定的特征空间转换函数,它的作用是将x映射到更高的维度,它有一个以后我们经常会⻅到的专有称号”核函数“。

比如我们看到的特征有2个:

$x_1$, $x_2$,组成最先⻅到的线性函数可以是 $w_1x_1 + w_2x_2$. 但也许这两个特征并不能很好地描述数据,于是我们进行维度的转化,变成了$w_{1} x_{1}+w_{2} x_{2}+w_{3} x_{1} x_{2}+w_{4} x_{1}^{2}+w_{5} x_{2}^{2}$

于是我们多了三个特征。而这个就是笼统地描述x的映射的。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 $Φ(x) = x$

以上就是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的模型表达式。我们要去求出这样一个模型,或者说这样一个超平面y(x),它能够最优地分离两个集合。

其实也就是我们要去求一组参数 (w,b),使其构建的超平面函数能够最优地分离两个集合。

如下就是一个最优超平面:

image-20220507205136431

又比如说这样:

image-20220507205240674

SVM 的计算过程与算法步骤

推导目标函数:

我们知道了支持向量机是个什么东⻄了。现在我们要去寻找这个支持向量机,也就是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于是我们要建立一个目标函数。那么如何建立呢?

再来看一下我们的超平面表达式: $y(x)=w^{T} \Phi(x)+b$

为了方便我们让:$Φ(x) = x$

则在样本空间中,划分超平面可通过如下线性方程来描述:$y(x)=w^{T} x+b$

  • 我们知道 $w = ( w _ { 1 } , w _ { 2 } , \cdots , w _ { d } ) $ ,为法向量(也叫 weight-权重),决定了超平面的方向;
  • $b$ 为位移项(也是 biasing-偏置),决定了超平面和原点之间的距离。
  • 显然,划分超平面可被法向量w 和 位移b 确定,我们把其记为 $(w,b)$.

样本空间中任意点x到超平面$(w,b)$的距离可写成 $$ r=\frac{\left|\boldsymbol{w}^{\mathrm{T}} \boldsymbol{x}+b\right|}{| \boldsymbol{w}||} $$ 假设超平面$(w,b)$能将训练样本正确分类,即对于$ (x_i, y_i)∈ D$,

  • $y_{i}=+1$, 则有 $w^{T} x_{i}+b&gt;0$;
  • $y_{i}=-1$, 则有 $w^{T} x_{i}+b&lt;0$;

令 $$ \begin{cases}\boldsymbol{w}^{\mathrm{T}} \boldsymbol{x}{i}+b \geqslant+1, & y{i}=+1 \ \boldsymbol{w}^{\mathrm{T}} \boldsymbol{x}{i}+b \leqslant-1, & y{i}=-1\end{cases} $$ 如图所示,距离超平面最近的几个训练样本点使上式等号成立,他们被称为“支持向量",

两个异类支持向量到超平面的距离之和为: $$ \gamma=\frac{2}{|w|} $$ 它被称为“”间隔“”。

image-20220508122321106

欲找到具有最大间隔的划分超平面,也就是要找到能满足下式中约束的参数w和b,使得γ 最大。 $$ \begin{cases}\boldsymbol{w}^{\mathrm{T}} \boldsymbol{x}{i}+b \geqslant+1, & y{i}=+1 \ \boldsymbol{w}^{\mathrm{T}} \boldsymbol{x}{i}+b \leqslant-1, & y{i}=-1\end{cases} $$

$$ \begin{aligned} &\max {w, b}=\frac{2}{|w|} \ &\text { s.t. } \quad y{i}\left(w^{T} x_{i}+b\right) \geq 1, i=1,2, \cdots, m \ &\text { 显然, 为了最大化间隔, 仅需要最大化 }|w|^{-1} \text {, 这等价于最小化 }|w|^{2} \text { 。于是上式可以重写为: } \ &\text { s.t. } \quad y_{i}\left(w^{T} x_{i}+b\right) \geq 1, i=1,2, \cdots, m \end{aligned} $$

这就是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型。

拓展:什么是$∣∣w∣∣$?

目标函数的求解:

到这一步,终于把目标函数给建立起来了

那么下一步自然是去求目标函数的最优值

因为目标函数带有一个约束条件,所以我们可以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

经过朗格朗日乘子法,我们可以把目标函数转换为: $$ L(w, b, \alpha)=\frac{1}{2}|w|^{2}-\sum_{i=1}^{n} \alpha_{i}\left(y_{i}\left(w^{T} \cdot \Phi\left(x_{i}\right)+b\right)-1\right) $$ 其中,要想求得极小值,上式后半部分: $$ -\sum_{i=1}^{n} \alpha_{i}\left(y_{i}\left(w^{T} \cdot \Phi\left(x_{i}\right)+b\right)-1\right)=0 $$ 走到这一步,这个目标函数还是不能开始求解,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极小极大值问题

==TODO 待补充==

朗格朗日乘子法

啥是拉格朗日乘子法呢?

拉格朗日乘子法 (Lagrange multipliers) 是一种寻找多元函数在一组约束下的极值的方法. 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可将有 d 个变量与 k 个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具有 d + k 个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求解。

以包含一个变量一个约束的简单优化问题为例:

如图所示,我们的目标函数是$f (x) = x^2 + 4x − 1$,讨论两种约束条件g(x):

  1. 在满足 x≤−1 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2. 在满足 x≥−1 约束条件g(x)下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image-20220508124720564

我们可以直观的从图中得到,

对于约束 1) 使目标值f(x)最小的最优解是x=−2;

对于约束 2) 使目标值f(x)最小的最优解是x=−1。

下面我们用拉格朗日乘子来求解这个最优解:

当没有约束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令目标函数的导数为0,求最优值。 可现在有约束,那怎么边考虑约束边求目标函数最优值呢?

最直观的办法是把约束放进目标函数里,由于本例中只有一个约束,所以引入一个朗格朗日乘子λ,构造一个新的函数,拉格朗日函数 h(x), $$ h(x) = f(x) + λg(x) $$ 该拉格朗日函数 h(x) 最优解可能在 g(x)<0 区域中,或者在边界 g(x)=0 上,下面具体分析这两种情况,

  • $g(x)&lt;0$ 时,也就是最优解在 $g(x)&lt;0$ 区域中, 对应约束 1) x≤−1 的情况。此时约束对求目标函数最小值不起作用, 等价于 $λ=0$,直接通过条件$∇f(f∗)=0$,得拉格朗日函数h(x)最优解x=−2。
  • $g(x)=0$ 时,也就是最优解在边界 $g(x)=0$ 上,对应约束 1) x≥−1 的情况。此时不等式约束转换为等式约束,也就是在 λ>0、约束起作用的情况下,通过求 $\nabla f\left(x_{}\right)+\lambda \nabla g\left(x_{}\right)=0$,得拉格朗日函数h(x)最优解x=−1。

所以整合这两种情况,必须满足λg(x)=0

因此约束g(x)最小化f(x)的优化问题,可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因子转化为在如下约束下,最小化拉格朗日函数h(x), $$ \left{\begin{array}{c} g(x) \leq 0 \ \lambda \geq 0 \ \lambda g(x) \geq 0 \end{array}\right. $$ 上述约束条件称为KKT条件。

该KKT条件可扩展到多个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SVM 的损失函数

在SVM中,我们主要讨论三种损失函数:

image-20220508131008294
  • 绿色:0/1损失

    • 当正例的样本点落在y=0这个超平面下边,说明分类正确,无论距离超平面所远多近,误差都是0
    • 当正例的样本点落在y=0这个超平面上方,说明分类错误,无论距离超平面多远多近,误差都为1
    • 图像就是上图绿色线。
  • 蓝色:SVM Hinge损失函数

    • 当一个正例的点落在y=1的直线上,距离超平面⻓度1,那么1-ξ=1,ξ=0,也就是说误差为0

    • 当它落在距离超平面0.5的地方,1-ξ=0.5,ξ=0.5,也就是说误差为0.5

    • 当它落在y=0上的时候,距离为0,1-ξ=0,ξ=1,误差为1

    • 当这个点落在了y=0的上方,被误分到了负例中,距离算出来应该是负的,比如-0.5,那么1-ξ=-0.5,ξ=-1.5.误 差为1.5.

    • 以此类推,画在二维坐标上就是上图中蓝色那根线了。

  • 红色:Logistic损失函数

    • 损失函数的公式为: $ln(1 + e^{−yi} )$
    • 当yi = 0时,损失等于ln2,这样真丑,所以我们给这个损失函数除以ln2
    • 这样到yi = 0时,损失为1,即损失函数过(0,1)点
    • 即上图中的红色线。

SVM 的核方法

【SVM + 核函数】 具有极大威力。核函数并不是SVM特有的,核函数可以和其他算法也进行结合,只是核函数与SVM结合的优势非常大

什么是核函数:

核函数,是将原始输入空间映射到新的特征空间,从而,使得原本线性不可分的样本可能在核空间可分。

image-20220508135315122

下图所示的两类数据,分别分布为两个圆圈的形状,这样的数据本身就是线性不可分的,此时该如何把这两类数据分开呢?

image-20220508135342953
  • 假设 X 是输入空间

  • H 是特征空间

  • 存在一个映射 φ 使得 X 中的点 x 能够计算得到 H 空间中的点 h, 对于所有的 X 中的点都成立: $$ \begin{aligned} &h=\phi(x) \

    \end{aligned} $$

​ 若x,z是X空间中的点,函数k(x,z)满足下述条件,那么都成立,则称k为核函数,而φ为映射函数: $$ \begin{aligned}

&k(x, z)=\phi(x) \cdot \phi(z) \end{aligned} $$ 核函数举例 1: $$ \begin{aligned} &\phi: R^{2} \rightarrow R^{3} \ &\left(x_{1}, x_{2}\right) \rightarrow\left(z_{1}, z_{2}, z_{3}\right)=\left(x_{1}^{2}, \sqrt{2} x_{1} x_{2}, x_{2}^{2}\right) \end{aligned} $$ image-20220508135907726

经过上面公式,具体变换过过程为: $$ \begin{aligned} &x=\left(x_{1}, x_{2}, x_{3}\right)=(1,2,3) \ &y=\left(y_{1}, y_{2}, y_{3}\right)=(4,5,6) \ &f(x)=\left(x_{1} x_{1}, x_{1} x_{2}, x_{1} x_{3}, x_{2} x_{1}, x_{2} x_{2}, x_{2} x_{3}, x_{3} x_{1}, x_{3} x_{2}, x_{3} x_{3}\right) \ &f(x)=(1,2,3,2,4,6,3,6,9) \ &f(y)=(16,20,24,20,25,36,24,30,36) \ &<f(x), f(y)>=16+40+72+40+100+180+72+180+324=1024 \ &K(x, y)=(<x, y>)^{2}=<f(x), f(y)>=(4+10+18)^{2}=32^{2}=1024 \end{aligned} $$

核函数举例 2:

下面这张图位于第一、二象限内。我们关注红色的⻔,以及“北京四合院”这几个字和下面的紫色的字母。

我们把红色的⻔上的点看成是“+”数据,字母上的点看成是“-”数据,它们的横、纵坐标是两个特征。

显然,在这个二维空间内,“+”“-”两类数据不是线性可分的。

image-20220508140456428

绿色的平面可以完美地分割红色和紫色,两类数据在三维空间中变成线性可分的了。

三维中的这个判决边界,再映射回二维空间中:是一条双曲线,它不是线性的。

核函数的作用就是一个从低维空间到高维空间的映射,而这个映射可以把低维空间中线性不可分的两类点变成线性可分的

image-20220508140606080

常见的核函数:

image-20220508140639217
  • 线性核和多项式核:

    • 这两种核的作用也是首先在属性空间中找到一些点,把这些点当做 base,核函数的作用就是找与该点距离和⻆度满足某种关系的样本点。
    • 当样本点与该点的夹⻆近乎垂直时,两个样本的欧式⻓度必须非常⻓才能保证满足线性核函数大于0;
    • 而当样本点与base点的方向相同时,⻓度就不必很⻓;
    • 而当方向相反时,核函数值就是负的,被判为反类。即它在空间上划分出一个梭形,按照梭形来进行正反类划分。
  • RBF核:

    • 高斯核函数就是在属性空间中找到一些点,这些点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样本点,把这些点当做base,以这些 base为圆心向外扩展,扩展半径即为带宽,即可划分数据。
    • 换句话说,在属性空间中找到一些超圆,用这些超圆来判定正反类。
  • Sigmoid核:

    • 同样地是定义一些base
    • 核函数就是将线性核函数经过一个tanh函数进行处理,把值域限制在了-1到1上。

总之,都是在定义距离,大于该距离,判为正,小于该距离,判为负。至于选择哪一种核函数,要根据具体的样本 分布情况来确定。

一般有如下指导规则:

  1. 如果Feature的数量很大,甚至和样本数量差不多时,往往线性可分,这时选用LR或者线性核Linear
  2. 如果Feature的数量很小,样本数量正常,不算多也不算少,这时选用RBF核;
  3. 如果Feature的数量很小,而样本的数量很大,这时手动添加一些Feature,使得线性可分,然后选用LR或者线性核Linear;
  4. 多项式核一般很少使用,效率不高,结果也不优于RBF;
  5. Linear核参数少,速度快;RBF核参数多,分类结果非常依赖于参数,需要交叉验证或网格搜索最佳参数,比较耗时;
  6. 应用最广的应该就是RBF核,无论是小样本还是大样本,高维还是低维等情况,RBF核函数均适用。

SVM 回归

SVM 回归是让尽可能多的实例位于预测线上,同时限制间隔违例(也就是不在预测线距上的实例)。

线距的宽度由超参数ε控制。

image-20220508141435395

SVM 算法 API

SVM方法既可以用于分类(二/多分类),也可用于回归和异常值检测。

SVM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未知数据拥有很强的泛化能力,特别是在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相较其他传统机器学习 算法具有更优的性能。

使用SVM作为模型时,通常采用如下流程:

  1. 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
  2. 应用核函数对样本进行映射(最常采用和核函数是RBFLinear,在样本线性可分时,Linear效果要比RBF好)
  3. 用cross-validation和grid-search对超参数进行优选
  4. 用最优参数训练得到模型
  5. 测试

sklearn 中支持**向量==分类-C==**主要有三种方法:

  • SVC

    sklearn.svm.SVC(C=1.0, kernel='rbf', degree=3, coef0=0.0, random_state=None)

    • C: 惩罚系数,用来控制损失函数的惩罚系数,类似于线性回归中的正则化系数。

      • C 越大,相当于惩罚松弛变量,希望松弛变量接近 0,即对误分类的惩罚增大,趋向于对训练集全分对的情况,这样会出现训练集测试时准确率很高,但泛化能力弱,容易导致过拟合
      • C 值小,对误分类的惩罚减小,容错能力增强,泛化能力较强,但也可能欠拟合

      惩罚系数,即对误差的宽容度。C越高,说明越不能容忍出现误差,容易过拟合;C越小,容易欠拟合。C过大或者是过小,泛化能力都会变差。

    • gramma:gamma是选择径向基函数(RBF)作为kernel后,该函数自带的一个参数。隐含地决定了数据映射到新的特征空间后的分布,gamma越大,支持向量越少,gamma越小,支持向量越多。支持向量的个数影响训练与预测的速度。

      C 和 gamma是相互独立的。

    • kernel: 算法中采用的核函数类型,核函数是用来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的一种方法。 参数选择有 RBF, Linear, Poly, Sigmoid 或者自定义一个核函数

      • 默认的是"RBF",即径向基核,也就是高斯核函数
      • Linear 指的是线性核函数
      • Poly 指的是多项式核
      • Sigmoid 指的是双曲正切函数tanh核
    • degree: 多项式核函数是将低维的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的特征空间

      • 当指定kernel'poly'时,表示选择的多项式的最高次数,默认为三次多项式
      • 若指定kernel不是'poly',则忽略,即该参数只对'poly'有用
    • coef0: 核函数常数值(y=kx+b中的b值), 只有‘poly’‘sigmoid’核函数有,默认值是0。

  • NuSVC

    SVC和NuSVC方法基本一致,唯一区别就是损失函数的度量方式不同,NuSVC中的nu参数 和 SVC中的C参数;

    sklearn.svm.NuSVC(nu=0.5)

    • nu: 训练误差部分的上限和支持向量部分的下限,取值在(0,1)之间,默认是0.5
  • LinearSVC

    LinearSVC是实现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分类,没有kernel参数

    sklearn.svm.LinearSVC(penalty='l2', loss='squared_hinge', dual=True, C=1.0)

    • penalty: 正则化参数
      • L1和L2两种参数可选,仅LinearSVC有
    • loss: 损失函数, 有hingesquared_hinge两种可选,前者又称L1损失,后者称为L2损失,默认是squared_hinge, 其中hinge是SVM的标准损失,squared_hingehinge的平方
    • dual: 是否转化为对偶问题求解,默认是True
    • C: 惩罚系数,用来控制损失函数的惩罚系数,类似于线性回归中的正则化系数。

扩展为三个支持**向量==回归-R==**方法:

  • SVR
  • NuSVR
  • LinearSVR

聚类算法

使用不同的聚类准则,产生的聚类结果不同

image-20190219161521139

聚类算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 用户画像,广告推荐,Data Segmentation,搜索引擎的流量推荐,恶意流量识别
  • 基于位置信息的商业推送,新闻聚类,筛选排序
  • 图像分割,降维,识别;离群点检测;信用卡异常消费;发掘相同功能的基因片段
img

聚类算法的概念

聚类算法

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将相似的样本自动归到一个类别中

在聚类算法中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对于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欧式距离法。

聚类算法与分类算法最大的区别:

聚类算法是无监督学习算法,而分类算法属于监督学习算法。

K-means 算法

K-means 算法是一种聚类算法,并且属于无监督学习的一种(无监督学习就是没有目标值的)

k-means聚类步骤:

  1. 随机设置K个特征空间内的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2. 对于其他每个点计算到K个中心的距离,未知的点选择最近的一个聚类中心点作为标记类别
  3. 接着对着标记的聚类中心之后,重新计算出每个聚类的新中心点(平均值)
  4. 如果计算得出的新中心点与原中心点一样(质心不再移动),那么结束,否则重新进行第二步过程
K-means过程分�

k聚类动态效果图:

2019-02-19 17.06.49

API:

sklearn.cluster.KMeans(n_clusters=8, init='k-means++', max_iter=300) k-means 聚类,注意函数名是 ==KMeans==,不是==k_means==!

  • 参数:

    • n_clusters:开始的聚类中心数量(簇的数量),整型,缺省值=8,生成的聚类数,即产生的质心(centroids)数。
    • init:初始化方法,默认方法为 'k-means++'
    • max_itet:最大迭代次数
  • 方法:

    • estimator.fit(x),注意,因为我们 k-means 是无监督学习,没有目标值,所以只传目标值
    • estimator.predict(x)
    • estimator.fit_predict(x) 计算聚类中心并预测每个样本属于哪个类别,相当于先调用fit(x),然后再调用predict(x)
  • 属性:

    • labels_:默认标记的类型,可以和真实值比较(不是值比较)

    • inertia_:聚类结束后,每个样本到其最近的聚类中心的距离平方总和,如果提供的话,用样本权重加权。

      ==“肘”方法中使用平方和用于确定最佳 k 值==

KMeans 算法优缺点:

  • 优点
    • 使用递归方法,清晰清晰明了
  • 缺点
    • 如果随机初始点选取的很接近,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可以多聚类几次)

DBSCAN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算法

视频讲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L4y147W2

DBSCAN 可用于解决带有嵌套关系的,比如下图。如果使用 K-Means 会错误的把下方的点也归为一类

image-20220511205517845 image-20220511205556103

方法:

  1. 随机取一个点

  2. 在这个核心点周围,画一个半径为 eps 的圆,在这个圆里被包含的点是不是有 n 个

    这个==圆的半径 eps== 和 ==圆里包含几个点 n== 都需要我们自己指定

    image-20220511205801662
  3. 所有满足的点(红色)我们称之为核心点 - Core point,不满足的称为非核心点

  4. 开始递归的将随机选取的那个核心点半径内的点都标为一类,直到本类全部标完

    image-20220511210428277
  5. 处理非核心点,将非核心点归为它最靠近的那个簇

  6. 重复第 1 步,直到构建完成

  7. 离群点不属于任何一类

    image-20220511210615058

API:

sklearn.cluster.DBSCAN(eps=0.5, min_samples=5, algorithm='auto') DBSAN 聚类算法

  • 方法:

    • eps: 两个样本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半径)

    • min_samples: 核心点的邻域内的样本数(或总权重)。这包括该点本身

    • algorithm: NearestNeighbors模块用来计算点状距离和寻找最近邻居的算法。可以为:{‘auto’, ‘ball_tree’, ‘kd_tree’, ‘brute’}

  • 属性:

    • labels_: 每个点的聚类标签。噪声样本被赋予标签-1

层次聚类 -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算法

HC算法,又称层次聚类算法,就是按照某种方法进行层次分类,直到满足某种条件为止。简单说它是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初始化为一个簇,然后找到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将他们合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达到到预设的聚类数目为止。

image-20220512131538312

API:

sklearn.cluster.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2, linkage='ward')

方法:

  • n_clusters:聚类个数
  • linkage:指定层次聚类判断相似度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 ward:组间距离等于两类对象之间的最小距离(即single-linkage聚类)
    • average:组间距离等于两组对象之间的平均距离(average-linkage聚类)
    • complete:组间距离等于两组对象之间的最大距离(average-linkage聚类)

属性:

  • labels_:预测的标签值

评估聚类效果

我们想要的好的聚类效果是 —— 低内聚,高耦合。也就是说,每个族内部的点很聚集,但族与族之间的距离又是比较远的。

image-20220511165856744

轮廓系数法(Silhouette Coefficient)

目的:

==内部距离最小化,外部距离最大化==

结合了聚类的凝聚度(Cohesion)和分离度(Separation),用于评估聚类的效果: $$ SC_{i}=\frac{b_{i-} a_{i}}{\max \left(b_{i}, a_{i}\right)} $$

  • $b_i$ 为一个簇群中的点 i 到其他簇群中所有样本距离的最小值
  • $a_i$ 为 i 到本簇群中其他样本距离的平均值

由公式和低内聚高耦合可知,好的效果应该是 $b_i&lt;&lt;a_i$。轮廓系数法的取值是介于 [+1, -1] 之前,越趋近于 1,效果越好。

举例:

下图是500个样本含有2个feature的数据分布情况,我们对它进行SC系数效果衡量:

image-20190219175321181

n_clusters 分别为 2,3,4,5,6时,SC系数如下,是介于[-1,1]之间的度量指标:

n_clusters = 2 The average silhouette_score is : 0.7049787496083262

n_clusters = 3 The average silhouette_score is : 0.5882004012129721

n_clusters = 4 The average silhouette_score is : 0.6505186632729437

n_clusters = 5 The average silhouette_score is : 0.56376469026194

n_clusters = 6 The average silhouette_score is : 0.4504666294372765

每次聚类后,每个样本都会得到一个轮廓系数,当它为1时,说明这个点与周围簇距离较远,结果非常好,当它为0,说明这个点可能处在两个簇的边界上,当值为负时,暗含该点可能被误分了。

从平均SC系数结果来看,K取3,5,6是不好的,那么2和4呢?

  • k=2 的情况:

    image-20190219175529440
  • k=4 的情况: image-20190219175611967

n_clusters = 2时,第0簇的宽度远宽于第1簇;

n_clusters = 4时,所聚的簇宽度相差不大,==因此选择K=4,作为最终聚类个数。==

API:

sklearn.metrics.silhouette_score(X, labels) 计算所有样本的平均轮廓系数

  • X:特征值
  • labels:被聚类之后标记的目标值,也就是 estimator.predict(X=data) 预测的结果

误差平方和(SSE)

SEE - The sum of squares due to error

举例:(下图中数据-0.2, 0.4, -0.8, 1.3, -0.7, 均为真实值和预测值的差)

所以说:误差平方和(SSE)既可以用于线性回归的评估,又可以用于聚类算法的评估

image-20190308211436382

在k-means中的应用: $$ S S E=\sum_{i=1}^{\mathrm{k}} \sum_{p \in C_{i}}\left|p-m_{i}\right|^{2} $$ image-20220511172607477

公式各部分内容:

image-20220511172648462

上图中: k=2

  • SSE图最终的结果,对图松散度的衡量.(eg: SSE(左图)<SSE(右图))

  • SSE随着聚类迭代,其值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趋于稳定:

    2019-02-19 17.38.11

  • 如果质心的初始值选择不好,SSE只会达到一个不怎么好的局部最优解

    2019-02-19 17.39.29

API:

“肘”方法(Elbow method)

“肘”方法 (Elbow method) — K值确定

==下面左图的图像,也就是上面所说的 误差平方和(SSE)的结果绘制==

image-20190219174520309

  1. 对于n个点的数据集,迭代计算k from 1 to n,每次聚类完成后计算每个点到其所属的簇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也就是 SSE-误差平方和
  2. 平方和是会逐渐变小的,直到k==n时平方和为0,因为每个点都是它所在的簇中心本身(也就是说有多少个点,就分成了多少类|族,自己就是中心)
  3. 在这个平方和变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拐点也即“肘”点,==下降率突然变缓时即认为是最佳的k值==

在决定什么时候停止训练时,肘形判据同样有效,数据通常有更多的噪音,在增加分类无法带来更多回报时,我们停止增加类别(k 值)

API:

https://www.jianshu.com/p/335b376174d4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_features = pd.read_csv(r'C:\预处理后数据.csv',encoding='gbk') # 读入数据
'利用SSE选择k'
SSE = []  # 存放每次结果的误差平方和
for k in range(1,9):
    estimator = KMeans(n_clusters=k)  # 构造聚类器
    estimator.fit(df_features[['R','F','M']])
    SSE.append(estimator.inertia_)  # estimator.inertia_获取各点到其聚类中心的平方和
X = range(1,9)
plt.xlabel('k')
plt.ylabel('SSE')
plt.plot(X,SSE,'o-')
plt.show()

CH 系数(Calinski-Harabasz Index)

Calinski-Harabasz:

==类别内部数据的协方差越小越好,类别之间的协方差越大越好==(换句话说:类别内部数据的距离平方和越小越好,类别之间的距离平方和越大越好),

这样的Calinski-Harabasz分数s会高,分数s高则聚类效果越好。 $$ \mathrm{s}(\mathrm{k})=\frac{\operatorname{tr}\left(B_{k}\right)}{\operatorname{tr}\left(W_{k}\right)} \frac{m-k}{k-1} $$ tr为矩阵的迹, Bk为类别之间的协方差矩阵,Wk为类别内部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m为训练集样本数,k为类别数。

image-20190219182615777

使用矩阵的迹进行求解的理解:

矩阵的对角线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相似性

在机器学习里,主要为了获取数据的特征值,那么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矩阵计算出来之后,都可以简单化,只要获取矩阵的迹,就可以表示这一块数据的最重要的特征了,这样就可以把很多无关紧要的数据删除掉,达到简化数据,提高处理速度。

CH需要达到的目的:

用尽量少的类别聚类尽量多的样本,同时获得较好的聚类效果。


回归算法

如果目标值是连续性数据那么这种问题就是回归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算法就是回归算法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是利用回归方程(函数)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特征值)和因变量(目标值)之间关系进行建模的一种分析方式。

  • 特点: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情况称为单变量回归,多于一个自变量情况的叫做多元回归

通用公式: $$ h(w)=w_{1} x_{1}+w_{2} x_{2}+w_{3} x_{3} \ldots+\mathrm{b}=w^{T} x+b $$ 其中 ==$w$ 是权重==,==$b$ 是偏置==因为有了偏置线才能沿着坐标轴移动,不然就只能过原点;

w, x 可以理解为矩阵:= $$ \mathrm{w}=\left(\begin{array}{c} b \ w_{1} \ w_{2} \end{array}\right), \mathrm{x}=\left(\begin{array}{c} 1 \ x_{1} \ x_{2} \end{array}\right) $$

线性回归用矩阵表示举例:

  • 公式:

$$ \left{\begin{array}{l} 1 \times x_{1}+x_{2}=2 \\ 0 \times x_{1}+x_{2}=2 \\ 2 \times x_{1}+x_{2}=3 \end{array}\right. $$

  • 写成矩阵形式 $$ \begin{aligned} &\left[\begin{array}{cc} 1 & 1 \ 0 & 1 \ 2 & 1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 x_{1} \ x_{2}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 2 \ 2 \ 3 \end{array}\right]\ &\begin{aligned} &\uparrow \ &A \times x=y \end{aligned} \end{aligned} $$

  • 从列的角度看 $$ \begin{aligned} &{\left[\begin{array}{l} 1 \ 0 \ 2 \end{array}\right] \times x_{1}+\left[\begin{array}{l} 1 \ 1 \ 1 \end{array}\right] \times x_{2}=\left[\begin{array}{l} 2 \ 2 \ 3 \end{array}\right]} \ &\uparrow \ &a_{1} \times x_{1}+a_{2} \times x_{2}=y \end{aligned} $$

那么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 期末成绩:0.7×考试成绩+0.3×平时成绩
  • 房子价格 = 0.02×中心区域的距离 + 0.04×城市一氧化氮浓度 + (-0.12×自住房平均房价) + 0.254×城镇犯罪率

上面两个例子,我们看到特征值与目标值之间建立了一个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理解为线性模型

==注意:线性模型和线性关系并不是同一个东西!==,线性关系一定是线性模型,线性模型不一定是线性关系!

线性模型分为:

下面的一次 是一次方的意思

  • 自变量一次(线性关系) $$ y=b+w_1x_1 + w_2x_2 + w_3x_4 + ... + w_nx_n $$

  • 参数一次 $$ y=b+w_1x^1+w_2x^2+w_3x^3 + ... + w_nx^n $$

线性回归的特征与目标的关系分析

线性回归当中主要有两种模型,**一种是线性关系,另一种是非线性关系。**在这里我们只能画一个平面更好去理解,所以都用单个特征或两个特征举例子。

  • 线性关系

    • 单变量线性关系:

      线性关ç³"图
    • 多变量线性关系

      这里有 $x_1$$x_2$ 两个变量,所以有 2 个 X 坐标轴

      多å�˜é‡�线性关ç³"

      注释:单特征与目标值的关系呈直线关系,或者两个特征与目标值呈现平面的关系

      更高维度的我们不用自己去想,记住这种关系即可

    • 非线性关系

      é�žçº¿æ€§å…³ç³"

线性回归的损失

假设刚才的房子例子,真实的数据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真实关系真实房子价格 = 0.02×中心区域的距离 + 0.04×城市一氧化氮浓度 + (-0.12×自住房平均房价) + 0.254×城镇犯罪率

那么现在呢,我们随意指定一个关系(猜测)

随机指定关系预测房子价格 = 0.25×中心区域的距离 + 0.14×城市一氧化氮浓度 + 0.42×自住房平均房价 + 0.34×城镇犯罪率

请问这样的话,会发生什么?真实结果与我们预测的结果之间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呢?类似这样样子

image-20190221093806586

既然存在这个误差,那我们就将这个误差给衡量出来


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又叫:cost、成本函数、目标函数

总损失定义为: $$ \begin{aligned} \mathrm{J}(\mathrm{w}) &=\left(\mathrm{h}\left(x_{1}\right)-y_{1}\right)^{2}+\left(\mathrm{h}\left(x_{2}\right)-y_{2}\right)^{2}+\cdots+\left(\mathrm{h}\left(x_{m}\right)-y_{m}\right)^{2} \ &=\sum_{i=1}^{m}\left(\mathrm{~h}\left(x_{i}\right)-y_{i}\right)^{2} \end{aligned} $$

  • $y_i$ 为第 $i$ 个训练样本的真实值
  • $h(x_i)$ 为第 $i$ 个训练样本特征值组合预测函数(预测值)
  • 又称最小二乘法

线性回归的优化方法

如何去求模型当中的 W(x 的权重),使得损失最小?(目的是找到最小损失对应的W值)

  • 线性回归经常使用的两种优化算法

    • 正规方程
    • 梯度下降法

正规方程

正规方程在实际情况中用的非常少,因为他不能解决过拟合问题 $$ w = ( X ^ { T } X ) ^ { - 1 } X ^ { T } y
$$

理解:X 为特征值矩阵y 为目标值矩阵。直接求到最好的结果

缺点:当特征过多过复杂时,求解速度太慢并且得不到结果。

对于特征值较多的场景,不经常使用正规矩阵!因为求解逆矩阵是非常耗时的!时间复杂度为 $O(n^3)$

image-20190221094805620

正规方程求解举例

以下表示数据为例:

image-20190221100240178

即:

image-20190221100305355

运用正规方程方法求解参数:

image-20190709103604510

API:

sklearn.linear_model.LinearRegression(fit_intercept=True)

  • 通过正规方程优化
  • 参数
    • fit_intercept:是否计算偏置
    • loss:损失类型
      • loss='squared_loss': 普通最小二乘法
  • 属性
    • LinearRegression.coef_:回归系数
    • LinearRegression.intercept_:偏置

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

梯度下降法的基本思想可以类比为一个下山的过程。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人被困在山上,需要从山上下来(i.e. 找到山的最低点,也就是山谷)。但此时山上的浓雾很大,导致可视度很低。

因此,下山的路径就无法确定,他必须利用自己周围的信息去找到下山的路径。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利用梯度下降算法来帮助自己下山。

具体来说就是,以他当前的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寻找这个位置最陡峭的地方(梯度最大的地方),然后朝着山的高度下降的地方走,(同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上山,也就是爬到山顶,那么此时应该是朝着最陡峭的方向往上走)。然后每走一段距离,都反复采用同一个方法,最后就能成功的抵达山谷。

image-20190221112607972

梯度下降的基本过程就和下山的场景很类似。

首先,我们有一个可微分的函数。这个函数就代表着一座山。

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也就是山底。

根据之前的场景假设,最快的下山的方式就是找到当前位置最陡峭的方向,然后沿着此方向向下走,对应到函数中,就是找到给定点的梯度,然后朝着梯度相反的方向,就能让函数值下降的最快!因为梯度的方向就是函数值变化最快的方向。 所以,我们重复利用这个方法,反复求取梯度,最后就能到达局部的最小值,这就类似于我们下山的过程。而求取梯度就确定了最陡峭的方向,也就是场景中测量方向的手段。

梯度的概念

梯度是微积分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在单变量的函数中,梯度其实就是函数的微分,代表着函数在某个给定点的切线的斜率;

在多变量函数中,梯度是一个向量,向量有方向,梯度的方向就指出了函数在给定点的上升最快的方向;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千方百计的求取梯度!我们需要到达山底,就需要在每一步观测到此时最陡峭的地方,梯度就恰巧告诉了我们这个方向。梯度的方向是函数在给定点上升最快的方向,那么梯度的反方向就是函数在给定点下降最快的方向,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只要沿着梯度的反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到局部的最低点!

梯度下降举例

  • 单变量函数的梯度下降

    我们假设有一个单变量的函数: $J(θ) = θ^2$

    函数的微分: $J'(θ) = 2θ$

    初始化,起点为: $θ^0 = 1$

    学习率:$α = 0.4$

    我们开始进行梯度下降的迭代计算过程:

$$ \begin{aligned} \theta^{0} &=1 \ \theta^{1} &=\theta^{0}-\alpha * J^{\prime}\left(\theta^{0}\right) \ &=1-0.4 * 2 \ &=0.2 \ \theta^{2} &=\theta^{1}-\alpha * J^{\prime}\left(\theta^{1}\right) \ &=0.2-0.420.2\ &=0.2-0.16\ &=0.04 \ \theta^{3} &=0.008 \ \theta^{4} &=0.0016 \end{aligned} $$

如图,经过四次的运算,也就是走了四步,基本就抵达了函数的最低点,也就是山底

image-20190221102725918
  • 多变量函数的梯度下降

    我们假设有一个目标函数 ::$J(θ) = θ_1^2 + θ_2^2$

    现在要通过梯度下降法计算这个函数的最小值。我们通过观察就能发现最小值其实就是 (0,0)点。但是接下来,我们会从梯度下降算法开始一步步计算到这个最小值! 我们假设初始的起点为: $θ_0 = (1, 3)$

    初始的学习率为: $α = 0.1$

    函数的梯度为:▽:$J(θ) =< 2θ_1 ,2θ_2>$

    进行多次迭代: $$ \begin{aligned} \Theta^{0} &=(1,3) \ \Theta^{1} &=\Theta^{0}-\alpha \nabla J(\Theta) \ &=(1,3)-0.1(2,6) \ &=(0.8,2.4) \ \Theta^{2} &=(0.8,2.4)-0.1(1.6,4.8) \ &=(0.64,1.92) \ \Theta^{3} &=(0.512,1.536) \ \Theta^{4} &=(0.4096,1.2288000000000001) \ & \vdots \ \Theta^{10} &=(0.10737418240000003,0.32212254720000005) \ & \vdots \ \Theta^{50} &=\left(1.1417981541647683 \mathrm{e}^{-05}, 3.425394462494306 \mathrm{e}^{-05}\right) \ & \vdots \ \Theta^{100} &=\left(1.6296287810675902 \mathrm{e}^{-10}, 4.888886343202771 \mathrm{e}^{-10}\right) \end{aligned} $$

​ 我们发现,已经基本靠近函数的最小值点:

image-20190221103220033

​ 在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第 6 学期的优化算法课程中,MATLAB取得的结果:

W7TuhHOYYc7jMuC9GabZM11399X6anFD-nc4hH_oGG6IZotztW-2GcQL20d4qA-klNTtss-4k6kQpJAgn2oS25dL 9-OfLU28HwmB79yrEMD4u047FFZpG7vF3Uo44lALL2JECjMhbsU-l7doaYTQfoqk0nzR27ovVMROphjudikLEXZ4

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公式 $$ \theta_{i+1}=\theta_{i}-\alpha \frac{\partial}{\partial \theta_{i}} J(\theta) $$

  • α是什么含义?

    α在梯度下降算法中被称作为学习率或者步长,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α来控制每一步走的距离,以保证不要步子跨的太大扯着蛋,哈哈,其实就是不要走太快,错过了最低点。同时也要保证不要走的太慢,导致太阳下山了,还没有走到山下。所以α的选择在梯度下降法中往往是很重要的!α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可能导致迟迟走不到最低点,太大的话,会导致错过最低点!

    image-20190221113408141
  • 为什么梯度要乘以一个负号

    梯度前加一个负号,就意味着朝着梯度相反的方向前进!我们在前文提到,梯度的方向实际就是函数在此点上升最快的方向!而我们需要朝着下降最快的方向走,自然就是负的梯度的方向,所以此处需要加上负号

    我们通过两个图更好理解梯度下降的过程

    ���的梯度下� image-20220501194209512

    所以有了梯度下降这样一个优化算法,回归就有了"自动学习"的能力

    优化动态图演示

    线性回归优化动�图


梯度下降的几种优化:

常见的梯度下降算法有:

  • 全梯度下降算法(Full gradient descent),
  •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 小批量梯度下降算法(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 随机平均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average gradient descent)

它们都是为了正确地调节权重向量,通过为每个权重计算一个梯度,从而更新权值,使目标函数尽可能最小化。其差别在于样本的使用方式不同。

  • 全梯度下降算法(FG)

    计算训练集所有样本误差对其求和再取平均值作为目标函数

    权重向量沿其梯度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当前目标函数减少得最多。

    因为在执行每次更新时,我们==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计算所有的梯度,所以批梯度下降法的速度会很慢==,同时,批梯度下降法无法处理超出内存容量限制的数据集。

    批梯度下降法同样也不能在线更新模型,即在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样本

    其是在整个训练数据集上计算损失函数关于参数θ的梯度:

    image-20190403165606134

  •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G)

    由于FG每迭代更新一次权重都需要计算所有样本误差,而实际问题中经常有上亿的训练样本,故效率偏低,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提出了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其每轮计算的目标函数不再是全体样本误差,而仅是单个样本误差,即每次只代入计算一个样本目标函数的梯度来更新权重,再取下一个样本重复此过程,直到损失函数值停止下降或损失函数值小于某个可以容忍的阈值。

    此过程简单,高效,通常可以较好地避免更新迭代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其迭代形式为 $$ \theta=\theta-\eta \cdot \nabla_{\theta} J\left(\theta ; x^{(i)} ; y^{(i)}\right) $$

    其中,x(i)表示一条训练样本的特征值,y(i)表示一条训练样本的标签值

    但是由于,SG每次只使用一个样本迭代,若遇上噪声则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SG 优点:

    • 高效
    • 容易实现

    SG 缺点:

    • SG 需要许多超参数:比如正则项、迭代数

    • SG 对于泽政标准化是敏感的

  • 随机平均梯度下降算法(SAG)

    在SG方法中,虽然避开了运算成本大的问题,但对于大数据训练而言,SG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因为每一轮梯度更新都完全与上一轮的数据和梯度无关。

    随机平均梯度算法克服了这个问题,在内存中为每一个样本都维护一个旧的梯度,随机选择第i个样本来更新此样本的梯度,其他样本的梯度保持不变,然后求得所有梯度的平均值,进而更新了参数。

    如此,每一轮更新仅需计算一个样本的梯度,计算成本等同于SG,但收敛速度快得多。

    在 sklearn 中,岭回归、逻辑回归中都有 SAG 的优化


API:

sklearn.linear_model.SGDRegressor(loss='squared_loss', fit_intercept=True, learning_rate ='optimal', eta0=0.01) SGDRegressor类实现了随机梯度下降学习,它支持不同的loss函数和正则化惩罚项来拟合线性回归模型。

  • 参数:

    • loss:损失类型

      • loss="squared_loss": 普通最小二乘法
    • fit_intercept:是否计算偏置

    • learning_rate : 学习率填充

      • 'constant': $eta = eta_0$ 学习率始终和初始值一样,不变化

      • 'optimal': $eta = 1.0 / (alpha * (t + t_0))$ [默认值]

      • 'invscaling': $eta = eta_0 / pow(t, power_t)$

        power_t=0.25:存在父类当中

      对于一个常数值的学习率来说,可以使用 learning_rate='constant' ,并使用eta0来指定学习率。

    • penalty='l2': 正则化,默认为 'l2',即 Ridge L2 岭回归;也可以指定为 'l1',即 LASSO L1 正则化

  • 属性:

    • SGDRegressor.coef_:回归系数
    • SGDRegressor.intercept_:偏置

梯度下降和正规方程的对比

正规方程和梯度下降对比

梯度下降 正规方程
需要选择学习率 不需要
需要迭代求解 一次运算得出
特征数量较大可以使用 需要计算方程,时间复杂度高 $O(n^3)$

算法选择依据

  • 规模数据:

    • 正规方程:LinearRegression(不能解决拟合问题)
    • 岭回归
  • 规模数据:

    • 梯度下降法:SGDRegressor

案例:波士顿房价预测

数据介绍:

房价数据集介绍 属性

回归性能评估

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 MSE)评价机制: $$ M S E=\frac{1}{m} \sum_{i=1}^{m}\left(y^{i}-\bar{y}\right)^{2} $$

注:$y^i$ 为预测值,$¯y$ 为真实值

==均方误差越小越好!==

sklearn.metrics.mean_squared_error(y_true, y_pred) 均方误差回归损失

  • y_true: 真实值
  • y_pred: 预测值
  • return: 浮点数结果

过拟合和欠拟合

问题:训练数据训练的很好啊,误差也不大,为什么在测试集上面有问题呢?

**过拟合:**一个假设在训练数据上能够获得比其他假设更好的拟合, 但是在测试数据集上却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过拟合的现象。(模型过于复杂)

**欠拟合:**一个假设在训练数据上不能获得更好的拟合,并且在测试数据集上也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欠拟合的现象。(模型过于简单)

欠拟合过拟合图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模型复杂?

线性回归进行训练学习的时候变成模型会变得复杂,这里就对应前面说的线性回归的两种关系,非线性关系的数据,也就是存在很多无用的特征或者现实中的事物特征跟目标值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欠拟合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原因:学习到数据的特征过少
    • 解决办法:增加数据的特征数量
  • 过拟合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原因:原始特征过多,存在一些嘈杂特征, 模型过于复杂是因为模型尝试去兼顾各个测试数据点
    • 解决办法:
      • 正则化

    在这里针对回归,我们选择了正则化。但是对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如分类算法来说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一些算法本身作用之外(决策树、神经网络),我们更多的也是去自己做特征选择,包括之前说的删除、合并一些特征

模型复杂 正则化

在学习的时候,数据提供的特征有些影响模型复杂度或者这个特征的数据点异常较多,所以算法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减少这个特征的影响(甚至删除某个特征的影响),这就是正则化

注:调整时候,算法并不知道某个特征影响,而是去调整参数得出优化的结果

正则化

正则化类别

  • L2 正则化

    L2 的正则化比较常用,因为他是通过惩罚项进行调整

    L2 正则化为:==$损失函数 + \lambda惩罚项$==,$\lambda$可以理解为惩罚力度: $$ J(w)=\frac{1}{2 m} \sum_{i=1}^{m}\left(h_{w}\left(x_{i}\right)-y_{i}\right)^{2}+\lambda \sum_{j=1}^{n} w_{j}^{2} \ m 为样本数 \ n 为特征数 $$ image-20220504150203151

    • 作用:可以使得其中一些 W (权重)很小,都接近于0,以削弱某个特征的影响
    • 优点:越小的参数说明模型越简单,越简单的模型则越不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
    • L2 正则化有时也叫做:Ridge 回归(岭回归)
  • L1 正则化

    L1 正则化一般使用较少,因为它太“暴力”

    • 作用:可以使得其中一些 W(权重)的值直接为0,删除这个特征的影响
    • L1 正则化有时也叫做:LASSO 回归

线性回归损失函数,是最小二乘法,等价于当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时的极大似然估计;

岭回归的损失函数,是最小二乘法+L2范数,等价于当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且权重值也满足正态分布(先验分布)时的最大后验估计;

LASSO的损失函数,是最小二乘法+L1范数,等价于当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且权重值也满足拉普拉斯分布(先验分布)时的最大后验估计

岭回归

岭回归其实就是一个带 L2 正则化的线性回归从而达到解决过拟合的效果,是线性回归的一种改进

Ridge Regression (岭回归,又名 Tikhonov regularization),岭回归是线性回归的正则化版本,即在原来的线性回归的 cost function 中添加正则项(regularization term): $$ \begin{gathered} J(\theta)=\operatorname{MSE}(\theta)+\alpha \sum_{i=1}^{n} \theta_{i}^{2} \即\ J(\theta)=\frac{1}{m} \sum_{i=1}^{m}\left(\theta^{T} \cdot x^{(i)}-y^{(i)}\right)^{2}+\alpha \sum_{i=1}^{n} \theta_{i}^{2} \end{gathered} $$

  • $α=0$:岭回归退化为线性回归

API:

sklearn.linear_model.Ridge(alpha=1.0, fit_intercept=True, solver="auto", normalize=False) 具有l2正则化的线性回归

  • alpha:正则化力度(惩罚项),也叫 λ
    • λ 取值:01 110
  • solver:会根据数据自动选择优化方法
    • sag:如果数据集、特征都比较大,选择该随机梯度下降优化
  • normalize:数据是否进行标准化
    • normalize=False:可以在fit之前调用 preprocessing.StandardScaler 标准化数据

参数:

  • Ridge.coef_:回归权重
  • Ridge.intercept_:回归偏置

Ridge方法相当于 SGDRegressor(penalty='l2', loss="squared_loss"),只不过 SGDRegressor 实现了一个普通的随机梯度下降学习,推荐使用Ridge(实现了SAG)


sklearn.linear_model.RidgeCV(_BaseRidgeCV, RegressorMixin)

  • 具有l2正则化的线性回归,可以进行交叉验证
  • coef_:回归系数

正则化程度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正则化力度
  • 正则化力度越大,权重系数会越小
  • 正则化力度越小,权重系数会越大

集成学习

什么是集成学习

image-20190214154128155

集成学习通过建立几个模型来解决单一预测问题。它的工作原理是生成多个分类器/模型,各自独立地学习和作出预测。这些预测最后结合成组合预测,因此优于任何一个单分类的做出预测。

机器学习的两个核心任务:

  • 如何优化训练数据 —> 主要用于解决欠拟合问题
  • 如何提升泛化性能 —> 主要用于解决过拟合问题

集成学习算法

https://www.cnblogs.com/zongfa/p/9304353.html

决策树与这些算法框架进行结合所得到的新的算法:

  1)Bagging + 决策树 = 随机森林

  2)AdaBoost + 决策树 = 提升树

  3)Gradient Boosting + 决策树 = GBDT

boosting 和 Bagging

==只要单分类器的表现不太差,集成学习的结果总是要好于单分类器的==

image-20190214155522366

Bagging

Bagging 集成原理:

目标:把下面的圈和方块进行分类

image-20190214160011298

实现过程:

  1. 采样不同数据集

    马赛克代表这个点没有被采样到

    image-20190214160047813
  2. 用上一步新构建的数据集训练分类器

    image-20190214160135609
  3. 平权投票,获取最终结果 image-20190214160208609

  4. 主要实现过程小结

    image-20190214160248137

随机森林构造过程

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是一个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并且其输出的类别是由个别树输出的类别的众数而定。

随机森林 = Bagging + 决策树

image-20190214160355272

例如, 如果你训练了5个树, 其中有4个树的结果是True, 1个树的结果是False, 那么最终投票结果就是True

随机森林够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M表示特征数目):

1)一次随机选出一个样本,有放回的抽样,重复N次(有可能出现重复的样本)

2) 随机去选出m个特征, m<<M,建立决策树

  • 思考
    • 1.为什么要随机抽样训练集?  
      • 如果不进行随机抽样,每棵树的训练集都一样,那么最终训练出的树分类结果也是完全一样的
    • 2.为什么要有放回地抽样?
      • 如果不是有放回的抽样,那么每棵树的训练样本都是不同的,都是没有交集的,这样每棵树都是“有偏的”,都是绝对“片面的”(当然这样说可能不对),也就是说每棵树训练出来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而随机森林最后分类取决于多棵树(弱分类器)的投票表决

包外估计(Out-of-Bag Estimate)

在构造随机森林的过程总,如果进行有放回的抽样,我们会发现,总有一部分样本是根本抽不到的

  • 这部分数据,占总体数据的比重有多大呢
  • 这部分数据有什么用?

包外估计的定义

随机森林 Bagging 过程,对于每一棵训练出来的决策树 $g_t$,与数据集 D 有以下关系

image-20220513113444132

对于星号的部分,即是没有选择到的数据,称之为 Out-of-bag(OOB)数据,当数据量足够多时,对于任意一组数据 $(x_n, y_n)$ 是包外数据的概率为: $$ \left(1-\frac{1}{N}\right)^{N}=\frac{1}{\left(\frac{N}{N-1}\right)^{N}}=\frac{1}{\left(1+\frac{1}{N-1}\right)^{N}} \approx \frac{1}{e} $$ 由于基分类器是构建在训练样本的自助抽样集上,只有约 63.2% 原样本出现在新构建的数据集中,而剩余的 36.8% 的数据作为包外数据,可用于基分类器的验证集。

经验证,包外估计是对集成分类器泛化误差的无偏估计(无偏估计的意思就是我们认为所有样本出现的概率相同)

在随机森林算法中数据集属性的重要性。分类器集强度和分类器间相关性计算都依赖与包外数据。

包外估计的用途

  • 当基学习器是决策树时,可以用包外样本来辅助剪枝,或者用于估计决策树中各结点的后验概率以辅助对零训练样本结点的处理
  • 当基学习器是神经网络时,可使用包外样本来辅助早期停止以减小过拟合

Boosting

什么是 boosting:

随着学习的积累从弱到强,就像游戏角色逐渐升级变强。

简而言之:每新加入一个弱学习器,整体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代表算法:Adaboost,GBDT,XGBoost

实现过程

  1. 训练第一个学习器 image-20190214160657608

  2. 调整数据分布 image-20190214160727582

  3. 训练第二个学习器

    image-20190214160805813
  4. 再次调整数据分布 image-20190214160900951

  5. 依次训练学习器,调整数据分布 image-20190214160951473

  6. 整体过程实现 image-20190214161215163

关键点:

  • 如何确认投票权重?
  • 如何调整数据分布?
image-20190214161243306 image-20190214161305414

AdaBoost的构造过程小结:

image-20190214161432444

AdaBoosting API

可以通过 Sklearn 提供的 API 构建自己的 AdaBoosting + 算法的预估器。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8306416/adaboostclassifier-with-different-base-learners

但是提供的预估器,必须具有 sample_weight 属性!并且 AdaBoost 最好与弱分类器一起使用,如果利用 SVM 这种强分类器容易造成过拟合

支持的 base_estimator 有:

import inspect
from sklearn.utils.testing import all_estimators
for name, clf in all_estimators(type_filter='classifier'):
    if 'sample_weight' in inspect.getargspec(clf().fit)[0]:
       print name
    
    
>>>
AdaBoostClassifier,
BernoulliNB,
DecisionTreeClassifier,
ExtraTreeClassifier,
ExtraTreesClassifier,
MultinomialNB,
NuSVC,
Perceptron,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idgeClassifierCV,
SGDClassifier,
SVC

如果分类器没有实现predict_proba,则必须设置 AdaBoostClassifier 参数 algorithm = 'SAMME'。

sklearn.ensemble.AdaBoostClassifier(n_estimators=50, learning_rate=1.0, algorithm='SAMME.R', random_state=) AdaBoost 分类器是一种元估计器,它首先在原始数据集上拟合分类器,然后在同一数据集上拟合分类器的其他副本

参数说明:

  • n_estimators: 终止提升的估计器的最大数量。在完美契合的情况下,学习过程会提前停止。

  • learning_rate: 在每次提升迭代中应用于每个分类器的权重。更高的学习率会增加每个分类器的贡献。learning_rate在和n_estimators参数之间有一个权衡。值必须在范围内。(0.0, inf)

  • algorithm: {'SAMME', 'SAMME.R'}

    如果是“SAMME.R”,则使用 SAMME.R 实数提升算法。 base_estimator必须支持类概率的计算。如果是“SAMME”,则使用 SAMME 离散增强算法。SAMME.R 算法通常比 SAMME 收敛得更快,以更少的提升迭代实现更低的测试误差

预估器属性:

  • base_estimator_: 最佳预估器
  • estimators_: 分类器列表,拟合子估计器的集合。
  • estimator_weights_: ndarry - 集成中每个估计器的权重
  • estimator_errors_: ndarry - 集成中每个估计器的分类误差

bagging集成与boosting集成的区别:

  • 区别一:数据方面

    • Bagging:对数据进行采样训练;
    • Boosting:根据前一轮学习结果调整数据的重要性
  • 区别二:投票方面

    • Bagging:所有学习器平权投票
    • Boosting:对学习器进行加权投票
  • 区别三:学习顺序

    • Bagging 的学习是并行的,每个学习器没有依赖关系;
    • Boosting 学习是串行,学习有先后顺序。
  • 区别四:主要作用

    • Bagging 主要用于提高泛化性能(解决过拟合,也可以说降低方差)
    • Boosting主要用于提高训练精度 (解决欠拟合,也可以说降低偏差)
image-20190214161702237

Stacking 堆叠法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StackingClassifier

estimators = [
    ('randomforest',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5, random_state=0)),
    ('分类器 2 名称', estimator2),
    ...
	('分类器 2 名称', estimator2)
]

clf = StackingClassifier(estimators=estimators, final_estimator=最终进行评估的Estimator)
clf.fit(X_train, y_train).score(X_test, y_test)

分类评估方法

混淆矩阵

在分类任务下,预测结果(Predicted Condition)与正确标记(True Condition)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的组合,构成混淆矩阵(适用于多分类)

image-20190321103913068
  • TP - True Possitive
  • FN - False Negative

精确率与召回率

  • 精确率: (Precision)

    预测结果为正例样本中真实为正例的比例

    image-20190321103930761
  • 召回率:(Recall)

    召回率也是 TPR

    真实为正例的样本中预测结果为正例的比例(查得全,对正样本的区分能力)

    image-20190321103947092

API:

sklearn.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y_true, y_pred, labels=[], target_names=None) 返回每个类别精确率与召回率

    • y_true:真实目标值
      • y_pred:估计器预测目标值
      • labels: 指定类别对应的数字,比如下面的例子中,2 代表良性,4 代表恶性
      • target_names:目标类别名称
ret = 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 y_predict, labels=(2,4), target_names=("良性", "恶性"))
print(ret)

>>>
              precision    recall  f1-score   support

          良性       0.97      0.95      0.96       105
          恶性       0.93      0.95      0.94        66

    accuracy                           0.95       171
   macro avg       0.95      0.95      0.95       171
weighted avg       0.95      0.95      0.95       171

假设这样一个情况,如果99个样本癌症,1个样本非癌症,不管怎样我全都预测正例(默认癌症为正例),准确率就为99%但是这样效果并不好,这就是==样本不均衡下的评估问题==

问题:如何衡量样本不均衡下的评估

F1-score

评估标准 F1-score,反映了模型的稳健型 $$ F 1=\frac{2 T P}{2 T P+F N+F P}=\frac{2 \cdot \text { Precision } \cdot \text { Recall }}{\text { Precision }+\text { Recall }} $$

ROC 曲线

  • TPR与FPR

    • TPR = TP / (TP + FN)

      • 所有真实类别为1的样本中,预测类别为1的比例
    • FPR = FP / (FP + TN)

      • 所有真实类别为0的样本中,预测类别为1的比例

ROC 曲线 和 AUC 指标都是用于解决评估样本不均衡的时候,分类器的指标。(比如 100 个样本中,正样本有 99 个,而负样本只有 1 个)

ROC曲线的横轴就是 FPRate【==假(False)阳(Positive)性(Rate)==】,纵轴就是TPRate【==真(True)阳(Positive)性(Rate)==】,当二者相等时,表示的意义则是:对于不论真实类别是1还是0的样本,分类器预测为1的概率是相等的,此时AUC为0.5(AUC 为 0.5 也就是预测最差的时候,因为和瞎蒙的准确率是一样的)

ROC

ROC 曲线绘制:

关于ROC曲线的绘制过程,通过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假设有6次展示记录,有两次被点击了,得到一个展示序列(1:1,2:0,3:1,4:0,5:0,6:0),前面的表示序号,后面的表示点击(1)或没有点击(0)。

然后在这6次展示的时候都通过model算出了点击的概率序列。

下面看三种情况。

  • 如果概率的序列是(1:0.9,2:0.7,3:0.8,4:0.6,5:0.5,6:0.4)

    与原来的序列一起,得到序列(从概率从高到低排)

    1 1 0 0 0 0
    0.9 0.8 0.7 0.6 0.5 0.4

    绘制的步骤是:

    1. 把概率序列从高到低排序,得到顺序(1:0.9,3:0.8,2:0.7,4:0.6,5:0.5,6:0.4)
    2. 从概率最大开始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1,计算得到TPR=0.5,FPR=0.0
    3. 从概率最大开始,再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3,计算得到TPR=1.0,FPR=0.0
    4. 再从最大开始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2,计算得到TPR=1.0,FPR=0.25
    5. 以此类推,得到6对TPR和FPR。

    然后把这6对数据组成6个点(0,0.5),(0,1.0),(0.25,1),(0.5,1),(0.75,1),(1.0,1.0)。

    这6个点在二维坐标系中能绘出来。

    image-20190406170931355
  • 如果概率的序列是(1:0.9,2:0.8,3:0.7,4:0.6,5:0.5,6:0.4)

    与原来的序列一起,得到序列(从概率从高到低排)

    1 0 1 0 0 0
    0.9 0.8 0.7 0.6 0.5 0.4

    绘制的步骤是:

    6)把概率序列从高到低排序,得到顺序(1:0.9,2:0.8,3:0.7,4:0.6,5:0.5,6:0.4);

    7)从概率最大开始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1,计算得到TPR=0.5,FPR=0.0;

    8)从概率最大开始,再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2,计算得到TPR=0.5,FPR=0.25;

    9)再从最大开始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3,计算得到TPR=1.0,FPR=0.25;

    10)以此类推,得到6对TPR和FPR。

    然后把这6对数据组成6个点(0,0.5),(0.25,0.5),(0.25,1),(0.5,1),(0.75,1),(1.0,1.0)。

    这6个点在二维坐标系中能绘出来。

    image-20190406171018456
  • 如果概率的序列是(1:0.4,2:0.6,3:0.5,4:0.7,5:0.8,6:0.9)

    与原来的序列一起,得到序列(从概率从高到低排)

    0 0 0 0 1 1
    0.9 0.8 0.7 0.6 0.5 0.4

    绘制的步骤是:

    11)把概率序列从高到低排序,得到顺序(6:0.9,5:0.8,4:0.7,2:0.6,3:0.5,1:0.4);

    12)从概率最大开始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6,计算得到TPR=0.0,FPR=0.25;

    13)从概率最大开始,再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5,计算得到TPR=0.0,FPR=0.5;

    14)再从最大开始取一个点作为正类,取到点4,计算得到TPR=0.0,FPR=0.75;

    15)以此类推,得到6对TPR和FPR。

    然后把这6对数据组成6个点(0.25,0.0),(0.5,0.0),(0.75,0.0),(1.0,0.0),(1.0,0.5),(1.0,1.0)。

    这6个点在二维坐标系中能绘出来。

    image-20190406171135154

意义解释:

如上图的例子,总共6个点,2个正样本,4个负样本,取一个正样本和一个负样本的情况总共有8种。

上面的第一种情况,从上往下取,无论怎么取,正样本的概率总在负样本之上,所以分对的概率为1,AUC=1。再看那个ROC曲线,它的积分是什么?也是1,ROC曲线的积分与AUC相等。

上面第二种情况,如果取到了样本2和3,那就分错了,其他情况都分对了;所以分对的概率是0.875,AUC=0.875。再看那个ROC曲线,它的积分也是0.875,ROC曲线的积分与AUC相等。

上面的第三种情况,无论怎么取,都是分错的,所以分对的概率是0,AUC=0.0。再看ROC曲线,它的积分也是0.0,ROC曲线的积分与AUC相等。

很牛吧,其实AUC的意思是——Area Under roc Curve,就是ROC曲线的积分,也是ROC曲线下面的面积。

绘制ROC曲线的意义很明显,不断地把可能分错的情况扣除掉,从概率最高往下取的点,每有一个是负样本,就会导致分错排在它下面的所有正样本,所以要把它下面的正样本数扣除掉(1-TPR,剩下的正样本的比例)。总的ROC曲线绘制出来了,AUC就定了,分对的概率也能求出来了。

举例:曲线绘制

# 绘制 ROC 曲线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计算roc和auc
fpr, tpr, threshold  = metrics.roc_curve(y_true=y_test_new, y_score=predict)  # 计算真正率和假正率
roc_auc = metrics.auc(fpr,tpr)  # 也可以这么计算auc的值
print(roc_auc)

plt.figure()
lw = 2
plt.figure(figsize=(10,10))
plt.plot(fpr, tpr, color='r',
         lw=lw, label='ROC curve (area = %0.3f)' % roc_auc)  # 假正率为横坐标,真正率为纵坐标做曲线
plt.plot([0, 1], [0, 1], color='navy', lw=lw, linestyle='--')
plt.xlim([0.0, 1.0])
plt.ylim([0.0, 1.0])
plt.xlabel('False Positive Rate')
plt.ylabel('True Positive Rate')
plt.title('癌症预测模型')
plt.legend(loc="lower right")
plt.show()

AUC 指标

AUC 指标其实就是 ROC 曲线下面的面积的值!

AUC只能用来评价二分类

AUC非常适合评价样本不平衡中的分类器性能

AUC的概率意义是随机取一对正负样本,正样本得分大于负样本得分的概率

AUC的范围在[0, 1]之间,并且越接近1越好,越接近0.5属于乱猜

AUC=1,完美分类器,采用这个预测模型时,不管设定什么阈值都能得出完美预测。绝大多数预测的场合,不存在完美分类器。

0.5<AUC<1,优于随机猜测。这个分类器(模型)妥善设定阈值的话,能有预测价值。

==注意:AUC 为 0.5 是最差的情况,因为假如 AUC 为小于 0.5 的话,可以对结果取反==

API:

sklearn.metrics.roc_auc_score(y_true, y_score) 计算ROC曲线面积,即AUC值

  • y_true:每个样本的真实类别,==必须为0(反例),1(正例)标记==;==【重点】AUC 指标中必须为 1 为正例,0 为反例!!!==
  • y_score:预测的结果(predict),虽然是叫score,但应该是预测完的结果集
# 0.5~1之间,越接近于1约好,使用三元运符可以轻松转换 0、1
y_test = np.where(y_test > 2.5, 1, 0)

print("AUC指标:", roc_auc_score(y_test, y_predict))

模型选择与调优

交叉验证 (Cross Validation)

什么是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

交叉验证:将拿到的训练数据(训练集),分为训练和验证集。以下图为例:将数据分成 4 份,其中一份作为验证集。然后经过4次(组)的测试,每次都更换不同的验证集。即得到4组模型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又称4折交叉验证。其中,分为了几个验证集就为几折交叉验证。一般使用 10 折交叉验证,但是对于大数据集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我们之前知道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但是**为了让从训练得到模型结果更加准确。**做以下处理

  • 训练集:训练集 + 验证集
  • 测试集:测试集
img

为什么需要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目的:为了让被评估的模型更加准确可信

问题:这个只是让被评估的模型更加准确可信,那么怎么选择或者调优参数呢?

网格搜索 (Grid Search)

网格搜索又叫超参数搜索

通常情况下,有很多参数是需要手动指定的(如k-近邻算法中的K值),这种叫==超参数==。而超参数的取值又影响了结果的准确率。如果手动去尝试过程繁杂,所以需要对模型预设几种超参数组合。每组超参数都采用交叉验证来进行评估。最后选出最优参数组合建立模型。

img

模型选择与调优 API:

交叉验证,网格搜索(模型选择与调优)API:

sklearn.model_selection.GridSearchCV(estimator, param_grid=None,cv=None) 返回预估器对象,可对估计器的指定参数值进行详尽搜索

  • estimator:估计器对象
  • param_grid:估计器参数(==dict 字典类型==) {'n_neighbors':[1,3,5]}
  • cv:指定几折交叉验证

因为返回的是估计器对象,所以再实例化之后可以调用:

  • fit():输入训练数据
  • score():准确率
  • 结果分析:
    • best_params_:网格搜索中的最佳参数
    • best_score_:在交叉验证中的最好结果
    • best_estimator_:最好的估计器
    • cv_results_:每次交叉验证后的验证集准确率结果和训练集准确率结果

模型的保存与加载

包: from sklearn.externals import joblib,如果不起作用则使用:import joblib

模型的保存:

joblib.dump(estimator, '路径.pkl')

模型的加载:

estimator = joblib.load('路径.plk')


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区别

区别

特征提取方面

  • 机器学习的特征工程步骤是要靠手动完成的,而且需要大量领域专业知识

  • 深度学习通常由多个层组成,它们通常将更简单的模型组合在一起,通过将数据从一层传递到另一层来构建更复杂的模型。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自动得到模型,不需要人工设计特征提取环节

  • 深度学习算法试图从数据中学习高级功能,这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非常独特的部分。因此,减少了为每个问题开发新特征提取器的任务。适合用在难提取特征的图像、语音、自然语言领域

数据量

机器学习需要的执行时间远少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参数往往很庞大,需要通过大量数据的多次优化来训练参数。

数据量
  • 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集
  • 训练深度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算力
  • 可能要花费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才能使用数百万张图像的数据集训练出一个深度网络。所以以后
    • 需要强大对的GPU服务器来进行计算
    • 全面管理的分布式训练与预测服务——比如谷歌 TensorFlow 云机器学习平台——可能会解决这些问题,为大家提供成本合理的基于云的 CPU 和 GPU

算法代表

  • 机器学习
    • 朴素贝叶斯、决策树等
  • 深度学习
    •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

  • 图像识别
    • 物体识别
    • 场景识别
    • 车型识别
    • 人脸检测跟踪
    • 人脸关键点定位
    • 人脸身份认证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 机器翻译
    • 文本识别
    • 聊天对话
  • 语音技术
    • 语音识别

人工智能三大学派

我们常说的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具备人的思维和意识。人工智能主要有三 个学派,即行为主义、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

  • 行为主义:基于控制论,构建感知-动作控制系统(控制论,如平衡、行走、避障等自适应控制系统)

    单脚站立是行为主义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感知要摔倒的方向,控制两只手的动作,保持身体 的平衡。这就构建了一个感知、动作的控制系统,是典型的行为主义。

  • 符号主义:基于算数逻辑表达式,求解问题时先把问题描述为表达式,再求解表达式(可用公式描述或者if case表示、实现理性思维,如专家系统)

    例如在求解某个问题时,利用 if case 等条件语句和若干计算公式 描述出来,即使用了符号主义的方法,如专家系统。符号主义是能用公式描述的 人工智能,它让计算机具备了理性思维。

  • 连接主义:仿生学,模仿神经元连接关系。(仿脑神经元连接实现感性思维,如神经网络)

    仿造人脑内的神经元连接关系,使人类不仅具备理性思维,还具 备无法用公式描述的感性思维,如对某些知识产生记忆。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设计过程

我们要用计算机模仿刚刚说到的神经网络连接关系,让计算机具备感性思维。

  1. 首先,需要准备数据,数据量越大越好,要构成特征和标签对。如要识别猫,就要有大量猫的图片和这个图片是猫的标签,构成特征标签对。
  2. 随后,搭建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并通过反向传播,优化连线的权重,直到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要求,得到最优的连线权重,把这个模型保存起来
  3. 最后,用保存的模型,输入从未见过的新数据,它会通过前向传播,输出概率值,概率值最大的一个,就是分类或预测的结果。

image-20220719154546142

TensorFlow

TensorFlow:

  • Tensor - 张量 - 数据
  • Flow - 流动

官网:https://www.tensorflow.org/

  • 高度灵活(Deep Flexibility)

    • 它不仅是可以用来做神经网络算法研究,也可以用来做普通的机器学习算法,甚至是只要你能够把计算表示成数据流图,都可以用TensorFlow。
  • 语言多样(Language Options)

    • TensorFlow使用C++实现的,然后用Python封装。谷歌号召社区通过SWIG开发更多的语言接口来支持TensorFlow
  • 设备支持

    • TensorFlow可以运行在各种硬件上,同时根据计算的需要,合理将运算分配到相应的设备,比如卷积就分配到GPU上,也允许在 CPU 和 GPU 上的计算分布,甚至支持使用 gRPC 进行水平扩展
  • Tensorboard 可视化

    • TensorBoard是TensorFlow的一组Web应用,用来监控TensorFlow运行过程,或可视化Computation Graph。TensorBoard目前支持5种可视化:标量(scalars)、图片(images)、音频(audio)、直方图(histograms)和计算图(Computation Graph)。TensorBoard的Events Dashboard可以用来持续地监控运行时的关键指标,比如loss、学习速率(learning rate)或是验证集上的准确率(accuracy)

TF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 tensors_flowing

TensorFlow是一个采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graphs),用于数值计算的开源软件库。节点(Operation)在图中表示数学操作,图中的线(edges)则表示在节点间相互联系的多维数据数组,即张量(tensor)。

简而言之,我们定义的数据就是张量(Tensor)节点(Operation)对数据进行操作

TF 结构分析

TensorFlow 程序通常被组织成一个构建图阶段和一个执行图阶段。在构建阶段,op 的执行步骤被描述成一个图。 在执行阶段, 使用会话执行执行图中的 op

构件图的阶段:

  • 流程图:定义数据(张量 Tensor)和操作(Operation)

执行图的阶段:

  • 调用各方面的资源,将定义好的数据和操作运行起来

  • 图和会话:

    • 图:这是 TensorFlow 将计算表示为==指令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一种表示法
    • 会话:TensorFlow 跨一个或多个本地或远程设备运行数据流图的机制
  • 张量:TensorFlow 中的基本==数据对象==

  • 节点:提供图当中执行的==操作==

图包含了一组tf.Operation代表计算单元的对象和tf.Tensor代表计算单元之间流动的数据。

图中操作、会话默认属性:

默认op、sess都含有graph属性 ,都在一张图中

获取默认图:

Graph默认注册,并可通过调用访问 tf.get_default_graph,要将操作添加到默认图形中,直接创建OP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