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数组乱序指的是:将数组元素的排列顺序随机打乱。
将一个数组进行乱序处理,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是非常常用的需求。 比如,“猜你喜欢”、“点击换一批”、“中奖方案”等等,都可能应用到这样的处理。
微软曾在browserchoice.eu上做过一个关于不同浏览器使用情况的调查,微软会在页面中以随机顺序向用户显示不同的浏览器。
然而每个浏览器出现的位置并不是随机的。IE在最后一个位置出现的概率大概是50%,Chrome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在浏览器列表的前三位。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随机顺序么?
这是他们用来做随机shuffle的代码:
arr.sort(() =>Math.random() - 0.5);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随机打乱数组”,这种方式会是出现最多的答案。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是真正意思上的乱序,一些元素并没有机会相互比较, 最终数组元素停留位置的概率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来看一个例子:
/** * 数组乱序 */ function shuffle(arr) { return arr.sort(() => Math.random() - 0.5); }
/** * 用于验证 shuffle 方法是否完全随机 */ function test_shuffle(shuffleFn) { // 多次乱序数组的次数 let n = 100000; // 保存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次数 let countObj = { a:Array.from({length:10}).fill(0), b:Array.from({length:10}).fill(0), c:Array.from({length:10}).fill(0), d:Array.from({length:10}).fill(0), e:Array.from({length:10}).fill(0), f:Array.from({length:10}).fill(0), g:Array.from({length:10}).fill(0), h:Array.from({length:10}).fill(0), i:Array.from({length:10}).fill(0), j:Array.from({length:10}).fill(0), } for (let i = 0; i < n; i ++) { let arr = ['a', 'b', 'c', 'd', 'e', 'f', 'g', 'h', 'i', 'j']; shuffleFn(arr); countObj.a[arr.indexOf('a')]++; countObj.b[arr.indexOf('b')]++; countObj.c[arr.indexOf('c')]++; countObj.d[arr.indexOf('d')]++; countObj.e[arr.indexOf('e')]++; countObj.f[arr.indexOf('f')]++; countObj.g[arr.indexOf('g')]++; countObj.h[arr.indexOf('h')]++; countObj.i[arr.indexOf('i')]++; countObj.j[arr.indexOf('j')]++; } console.table(countObj); }
//验证 shuffle 方法是否随机 test_shuffle(shuffle)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两个函数,shuffle 中使用 sort 和 Math.random() 进行数组乱序操作; test_shuffle 函数定义了一个长度为 10 的数组 ['a', 'b', 'c', 'd', 'e', 'f', 'g', 'h', 'i', 'j'], 并使用传入的乱序函数进行十万次操作,并将数组中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次数存放到变量 countObj 中,最终将 countObj 打印出来。
结果如下: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能够看出,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相差很大,比如元素 a , 在索引0的位置上出现了 19415 次,在索引4 的位置上只出现了 7026 次, 元素 a 在这两个位置出现的次数相差很大(相差一倍还多)。 如果排序真的是随机的,那么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概率都应该一样, 实验结果各个位置的数字应该很接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个位置的数字相差很大。
为什么会有问题呢?这需要从array.sort方法排序底层说起。
v8在处理sort方法时,使用了插入排序和快排两种方案。 当目标数组长度小于10时,使用插入排序;反之,使用快速排序。
其实不管用什么排序方法,大多数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介于O(n)到O(n²)之间,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通常情况下要远小于n(n-1)/2, 也就意味着有一些元素之间根本就没机会相比较(也就没有了随机交换的可能), 这些 sort 随机排序的算法自然也不能真正随机。
其实我们想使用array.sort进行乱序,理想的方案或者说纯乱序的方案是数组中每两个元素都要进行比较, 这个比较有50%的交换位置概率。这样一来,总共比较次数一定为n(n-1)。 而在sort排序算法中,大多数情况都不会满足这样的条件。因而当然不是完全随机的结果了。
一段简单的插入排序代码:
function insertSort(list = []) { for(let i = 1 , len = list.length; i < len; i++){ let j = i - 1; let temp = list[ i ]; while (j >= 0 && list[ j ] > temp){ list[j + 1] = list[ j ]; j = j - 1; } list[j + 1] = temp; } return list; }
其原理在于将第一个元素视为有序序列,遍历数组,将之后的元素依次插入这个构建的有序序列中。
我们来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a', 'b', 'c'] 这个数组乱序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组长度小于10,所以 sort 函数内部是使用插入排序实现的。
演示代码为:
var values = ['a', 'b', 'c']; values.sort(function(){ return Math.random() - 0.5; });
详细分析如下:
由于插入排序将第一个元素视为有序的,所以数组的外层循环从 i = 1 开始。此时比较 a 和 b ,因为 Math.random() - 0.5 的结果有 50% 的概率小于 0 ,有 50% 的概率大于 0,所以有 50% 的概率数组变成 ['b','a','c'],50% 的结果不变,数组依然为 ['a','b','c']。
假设依然是 ['a','b','c'],我们再进行一次分析,接着遍历,i = 2,比较 b 和 c:
有 50% 的概率数组不变,依然是 ['a','b','c'],然后遍历结束。
有 50% 的概率变成 ['a', 'c', 'b'],因为还没有找到 c 正确的位置,所以还会进行遍历,所以在这 50% 的概率中又会进行一次比较,比较 a 和 c,有 50% 的概率不变,数组为 ['a','c','b'],此时遍历结束,有 50% 的概率发生变化,数组变成 ['c','a','b']。
综上,在 ['a','b','c'] 中,有 50% 的概率会变成 ['a','b','c'],有 25% 的概率会变成 ['a','c','b'],有 25% 的概率会变成 ['c', 'a', 'b']。
另外一种情况 ['b','a','c'] 与之分析类似,我们将最终的结果汇总成一个表格:
我们已然知道 sort 和 Math.random() 来实现数组乱序所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缺少每个元素之间的比较,那么我们不妨将数组元素改造一下, 将其改造为一个对象。
let arr = [ { val:'a', ram:Math.random() }, { val:'b', ram:Math.random() } //... ]
我们将数组中原来的值保存在对象的 val 属性中,同时为对象增加一个属性 ram ,值为一个随机数。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对数组中每个对象的随机数进行排序,即可得到一个乱序数组。
代码如下:
function shuffle(arr) { let newArr = arr.map(item=>({val:item,ram:Math.random()})); newArr.sort((a,b)=>a.ram-b.ram); arr.splice(0,arr.length,...newArr.map(i=>i.val)); return arr; }
将 shuffle 方法应用于我们之前实现的验证函数 test_shuffle 中
test_shuffle(shuffle)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次数已经相差不大。
虽然已经满足了随机性的要求,但是这种实现方式在性能上并不好,需要遍历几次数组,并且还要对数组进行 splice 操作。
那么如何高性能的实现真正的乱序呢?而这就要提到经典的 Fisher–Yates 算法。
为什么叫 Fisher–Yates 呢? 因为这个算法是由 Ronald Fisher 和 Frank Yates 首次提出的。
这个算法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将数组从后向前遍历,然后将当前元素与随机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结合图片来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有一个已经排好序的数组
Step1: 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从数组末尾开始,选取最后一个元素。
在数组一共9个位置中,随机产生一个位置,该位置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
Step2: 上一步中,我们已经把数组末尾元素进行随机置换。 接下来,对数组倒数第二个元素动手。 在除去已经排好的最后一个元素位置以外的8个位置中, 随机产生一个位置,该位置元素与倒数第二个元素进行交换。
Step3: 理解了前两步,接下来就是依次进行,如此简单。
接下来我们用代码来实现一下 Fisher–Yates
function shuffle(arr) { let m = arr.length; while (m > 1){ let index = Math.floor(Math.random() * m--); [ arr[m] , arr[index] ] = [ arr[index] , arr[m] ] } return arr; }
接着我们再用之前的验证函数 test_shuffle 中
test_shuffle(shuffle);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次数相差不大,说明这种方式满足了随机性的要求。
而且 Fisher–Yates 算法只需要通过一次遍历即可将数组随机打乱顺序,性能极为优异~~
至此,我们找到了将数组乱序操作的最优办法:Fisher–Yates~
点赞
关注
Watch
Star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前端小黑屋】,每周1-3篇精品优质文章推送,助你走上进阶之旅
【前端小黑屋】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引言
数组乱序指的是:将数组元素的排列顺序随机打乱。
将一个数组进行乱序处理,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是非常常用的需求。
比如,“猜你喜欢”、“点击换一批”、“中奖方案”等等,都可能应用到这样的处理。
sort 结合 Math.random
微软曾在browserchoice.eu上做过一个关于不同浏览器使用情况的调查,微软会在页面中以随机顺序向用户显示不同的浏览器。
然而每个浏览器出现的位置并不是随机的。IE在最后一个位置出现的概率大概是50%,Chrome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在浏览器列表的前三位。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随机顺序么?
这是他们用来做随机shuffle的代码: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随机打乱数组”,这种方式会是出现最多的答案。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是真正意思上的乱序,一些元素并没有机会相互比较,
最终数组元素停留位置的概率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来看一个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两个函数,shuffle 中使用 sort 和 Math.random() 进行数组乱序操作;
test_shuffle 函数定义了一个长度为 10 的数组 ['a', 'b', 'c', 'd', 'e', 'f', 'g', 'h', 'i', 'j'],
并使用传入的乱序函数进行十万次操作,并将数组中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次数存放到变量 countObj 中,最终将 countObj 打印出来。
结果如下: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能够看出,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相差很大,比如元素 a ,
在索引0的位置上出现了 19415 次,在索引4 的位置上只出现了 7026 次,
元素 a 在这两个位置出现的次数相差很大(相差一倍还多)。
如果排序真的是随机的,那么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概率都应该一样,
实验结果各个位置的数字应该很接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个位置的数字相差很大。
为什么会有问题呢?这需要从array.sort方法排序底层说起。
v8在处理sort方法时,使用了插入排序和快排两种方案。
当目标数组长度小于10时,使用插入排序;反之,使用快速排序。
其实不管用什么排序方法,大多数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介于O(n)到O(n²)之间,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通常情况下要远小于n(n-1)/2,
也就意味着有一些元素之间根本就没机会相比较(也就没有了随机交换的可能),
这些 sort 随机排序的算法自然也不能真正随机。
其实我们想使用array.sort进行乱序,理想的方案或者说纯乱序的方案是数组中每两个元素都要进行比较,
这个比较有50%的交换位置概率。这样一来,总共比较次数一定为n(n-1)。
而在sort排序算法中,大多数情况都不会满足这样的条件。因而当然不是完全随机的结果了。
从插入排序来看 sort 的不完全比较
一段简单的插入排序代码:
其原理在于将第一个元素视为有序序列,遍历数组,将之后的元素依次插入这个构建的有序序列中。
我们来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a', 'b', 'c'] 这个数组乱序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组长度小于10,所以 sort 函数内部是使用插入排序实现的。
演示代码为:
详细分析如下:
由于插入排序将第一个元素视为有序的,所以数组的外层循环从 i = 1 开始。此时比较 a 和 b
,因为 Math.random() - 0.5 的结果有 50% 的概率小于 0 ,有 50% 的概率大于 0,所以有 50% 的概率数组变成 ['b','a','c'],50% 的结果不变,数组依然为 ['a','b','c']。
假设依然是 ['a','b','c'],我们再进行一次分析,接着遍历,i = 2,比较 b 和 c:
有 50% 的概率数组不变,依然是 ['a','b','c'],然后遍历结束。
有 50% 的概率变成 ['a', 'c', 'b'],因为还没有找到 c 正确的位置,所以还会进行遍历,所以在这 50% 的概率中又会进行一次比较,比较 a 和 c,有 50% 的概率不变,数组为 ['a','c','b'],此时遍历结束,有 50% 的概率发生变化,数组变成 ['c','a','b']。
综上,在 ['a','b','c'] 中,有 50% 的概率会变成 ['a','b','c'],有 25% 的概率会变成 ['a','c','b'],有 25% 的概率会变成 ['c', 'a', 'b']。
另外一种情况 ['b','a','c'] 与之分析类似,我们将最终的结果汇总成一个表格:
改造 sort 和 Math.random() 的结合方式
我们已然知道 sort 和 Math.random() 来实现数组乱序所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缺少每个元素之间的比较,那么我们不妨将数组元素改造一下,
将其改造为一个对象。
我们将数组中原来的值保存在对象的 val 属性中,同时为对象增加一个属性 ram ,值为一个随机数。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对数组中每个对象的随机数进行排序,即可得到一个乱序数组。
代码如下:
将 shuffle 方法应用于我们之前实现的验证函数 test_shuffle 中
结果如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次数已经相差不大。
虽然已经满足了随机性的要求,但是这种实现方式在性能上并不好,需要遍历几次数组,并且还要对数组进行 splice 操作。
那么如何高性能的实现真正的乱序呢?而这就要提到经典的 Fisher–Yates 算法。
Fisher–Yates
为什么叫 Fisher–Yates 呢? 因为这个算法是由 Ronald Fisher 和 Frank Yates 首次提出的。
这个算法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将数组从后向前遍历,然后将当前元素与随机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结合图片来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有一个已经排好序的数组
Step1: 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从数组末尾开始,选取最后一个元素。
在数组一共9个位置中,随机产生一个位置,该位置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
Step2: 上一步中,我们已经把数组末尾元素进行随机置换。
接下来,对数组倒数第二个元素动手。
在除去已经排好的最后一个元素位置以外的8个位置中,
随机产生一个位置,该位置元素与倒数第二个元素进行交换。
Step3: 理解了前两步,接下来就是依次进行,如此简单。
接下来我们用代码来实现一下 Fisher–Yates
接着我们再用之前的验证函数 test_shuffle 中
结果如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元素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次数相差不大,说明这种方式满足了随机性的要求。
而且 Fisher–Yates 算法只需要通过一次遍历即可将数组随机打乱顺序,性能极为优异~~
至此,我们找到了将数组乱序操作的最优办法:Fisher–Yates~
参考
写在最后
点赞
和关注
Watch
&Star ★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