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section.ham.1.xml
256 lines (251 loc) · 26.8 KB
/
section.ham.1.x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ection id="深圳SZ790数字中继">
<title>深圳SZ790数字中继</title>
<para>在梅林关一住就是八年。每周都会带着电台去银湖山绿道骑车,有一次爬完第一个陡坡在路边休息,把玩电台,另一位骑友看到我在通联,就好奇的过来打招呼。</para>
<para>
原来他对对讲机并不陌生,他的工作每天都面对对讲机,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东西能成为成人玩具,更不知道还有个圈子(业余无线电),以为我是跟车队通联,没有想到我是在中继上通联,此前他对讲机的看法就是通信工具。</para>
<para>
一路上边骑边聊,我给你介绍了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怎么入会,申请呼号,什么是呼号,深圳中继台频率,上台规则,先让他守听一段时间。他向我介绍了数字电台,第一次听到数字电台,当时只是感觉挺新奇。</para>
<para>下山后我们相互交换了手机号,微信,QQ,并约好下周再过来骑车。</para>
<para>
一周后,我们如约在银湖山绿道入口见面,一见到我他非常兴奋,他说:回到单位把业余无线电介绍给周围的同时朋友,发现单位里有好几个火腿,还有几个是玩短波的。一说呼号,我还认识,虽然没有见过面,在中继上都通联过,圈子就是这么小。</para>
<para>
此后我们每周都会骑行银湖山。我把家里CQ杂志和那本蓝皮的无线电书籍送给了他。他不断给我介绍数字电台,我对数字电台非常感兴趣,我很快意识到这是一种趋势,在此之前我还打算再入个Yaesu
FT-8900 一类的车台,我比较喜欢在书房里使用车台通联,FT-7800
安装到了车上,现在书房里面没有基地台。听到他的给我讲述的数字电台的优势后,我决定从现在开始不会再入任何模拟电台。现在来看我的决定是对的,就像当年跟BG7PHA和BG7OSK聊摄影一样,当时也面临胶片和数码的选择,我最终正确的选择了数码,在我购买相机两个月后,柯达宣布破产。</para>
<para>
又是如约见面,他拿到了呼号
BG7IVQ,同时带来了新消息,深圳准备架设数字中继台。还带来两部数字电台,一部海能达,一部摩托罗拉,这两部电台放在他家里很长一段时间了,充电器都找不到了,无法开机。终于见到数字机实物了,拆开天线,电池,仔细观看各种细节,反复把玩很久。</para>
<para>BG7IVQ在楼顶假设了龙华模拟中继,每天下班都会在上面通联。由于银湖是个垃圾填满场,到了夏季恶臭难闻,我们觉定探索新路线,梅林二线关,龙华大浪,光明….. 顺便测试中继的覆盖情况</para>
<section>
<title>439.790 DMR 中继开台</title>
<para>深圳第一部数字中继台终于开台。下周周末还有个数字电台聚会活动,此时我还没有数字电台。BG7IVQ给我介绍了
BG7MEO,深圳摩托罗拉数字机基本都是从他那里出货的。刚好BG7IVQ有时间,带我一起去BG7MEO那里买数字电台,还清晰记得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中午,走进华强北太平洋安防电子城二楼,P8668
拿在手上还是那种孩子得到玩具的心情。BG7MEO 还请我们去吃了午饭,现在都不记得吃的什么了,席间一直在摆弄电台的各种功能。</para>
<para>这次聚会上认识了
BG7IVP等人,其实大部分都在中继上通联过,也在年会上见过面。火腿聚会都喜欢把电台戳在桌子上摆成一排拍照,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都是各种杂牌,这次清一色摩托罗拉8268,P8668,壮观,均价3000元,算了一下一桌的对讲机,价值超过
5万块。</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数字电台的各种玩法</title>
<para>拿到P8668 后,每天除了在中继上通联,就是研究它的各种玩法,我发现 DMR 是建立在 UDP/IP 的基础上的,IP 地址与 DMR ID
可以相互转化。“色码”实际上就是子网掩码。</para>
<para>所以电台与电台的通信实际上就是 UDP/IP 间的通信。</para>
<para>经过抓包分析出了 短信协议,实现了在电脑上给电台发送短信。</para>
<para>由于书房里需要一个基地台,决定在入一个 M8668
车台。刚好是年底,BG7MEO是广东人,回家比较早,他把电台放到了BG7MEN那里,我急急忙忙赶到BG7MEN那里拿车台,华强北道路不熟,没有停车场,用了2个小时才停好车。</para>
<para>有了两部数字电台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每个电台连接一部电脑,电脑上会虚拟出一个网卡,电台上都有IP地址。 我发现可以使用两个电台做一个连路。能打通两边的局域网,经过ping
测试是可行的。</para>
<para>同时我们可以使用ping DMR ID 得知对方电台是否在线。</para>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id="深圳DMR数字中继首次并网">
<title>深圳DMR数字中继首次并网</title>
<para>深圳数字中继,大家亲切地称呼为SZ790,这个名字来自中继频率
439.790,这是深圳首次架设数字实验中继使用的频率。后来成为了中心站的频率,摩托罗拉DMR数字中继联网将中继定义为Master 主站 和 Slave 从站。 Master
就是中心站,周边的从站 Slave 全部链接到 Master 主站,形成 DMR 中继网。</para>
<para>记得那是一天下午,具体日期记不清了,BG7IVP和BH7IGY 带了一台摩托罗拉XiR
R8200中继来我办公室,因为架设主站需要公网IP,这手里有这个资源,我们计划是使用我这边的公网IP地址将R8200 设置成 Master 主站,然后 BG7IVQ 把深圳另一个区域的
XiR R3200 中继 Slave 从站连接到我这边的 Master 主站。我跟 BG7IVP和BH7IGY聊了一会,把方案过了一遍,他们就离开了。</para>
<para>下班后,就开始跟 BG7IVQ 开始调试,遇到一些小麻烦,主要是当时没有资料,只能靠理解,最终 Master 主站 与 两个 Slave
从站成功连接。一下看到三部中继连到一起,当时太兴奋了,这是深圳业余无线电划时代的一刻。从此我们将进入网络时代,全乎,组呼,个呼,漫游,投票,短信…… 等等都会实现的。</para>
<para>XiR R8200 中继放在我的办公室一直开着,它只作为一个服务器使用,当时没有给它接天线,连接了一个电阻负载。有了这个Master 主站服务器,另外深圳两个区的 Slave
从站实现了夸地域链路通信,在此前夸区通信需要Echolink,YY一类的技术,稳定性极差,需要经常维护。</para>
<screen>
<![CDATA[
宝安(Slave) —> Master (主站服务器) <— 罗湖(Slave)
]]>
</screen>
<para>原生的 DMR 网络的用户体验是Echolink等技术无法比拟的。</para>
<para>此次试验完美告终,一周之后,BG7IVP 和 BH7IGY 来我的办公室,把XiR R8200 中继拿走,给它安排个新家,地点是坂田。</para>
<para>
坂田中继是 438.850MHz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及,我跟BG7IVQ在银湖山骑车时,主要使用该中继通联。现在把它升级成数字中继,架台的当天来了不少Ham,很多Ham只是在每年一度的年会上见过,从来没有通联过,因为在此之前模拟中继没有联网,大家没有机会遇到,这次DMR并网,解决了大鹏,盐田火腿跟宝安的通联问题。</para>
<para>坂田位置并好,高度有限,仅能覆盖龙华,布吉,观澜。当时选择坂田仅仅是因为哪里连接网络方便,适合架设主站。后面BG7IVP又找到更好的位置,同时有找到另一个联网解决方案,微波对射技术,我跟BG7IVQ,BH7IGY想出了OpenVPN方案,微波对射+OpenVPN
两种技术可以解决各种复杂的联网需求。</para>
<para>新的中继位置选址在福田和南山的交汇处,海拔400多米,作为中心站主站,频率定义为 438.460MHz。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宝安机场附近的从站通过微波对射技术与中心站 438.460
连接。我们分成两队人马,我跟BG7IVQ负责中心站,BG7IVP负责宝安机场那边的从站。</para>
<para>
主站中继的架设很顺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微波对射一直连接不上,BG7IVQ反复在铁塔上爬上爬下,调整水平方向,仰角以及极化方向,我在地面使用笔记本观察调整结果,始终没有信号。在制定方案的时候,我们反复演练过,从地图和GPS上算出水平和仰角参数,实际操作中从理论到经验,真是不做不知道。就在我们要放弃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从我的XiR
P8668 中传来机场方向
BG7IVQ的语音。BG7IVQ也来劲,两边不断微调微波蝶形天线的角度,最终信号维持在80%,已经想当不错了。BG7IVQ从铁塔上下来喝了口水,又爬到铁塔上调整,最终信号调整到95-98%左右。系统稳定后,我们两边通联了一段时间,确认稳定后离开。一路上两边保持通联,没有想到微波对射方案如此稳定。</para>
<para>
后面其他从站逐步通过OpenVPN接入,BH7IGY
准备了很多淘汰的路由器,重新刷了OpenWRT固件,内置集成OpenVPN,这样从站只需要使用这个路由器就很容易接入到主站。最多的时候有5/6台中继接入到主站,东部覆盖到惠州,西部覆盖到珠海,背部覆盖到罗浮山,南面覆盖香港,最终实现覆盖珠三角大湾区的初衷。</para>
</section>
<section id="数字电台">
<title>数字电台</title>
<para>你准备好了吗?迎接数字电台时代的到来。</para>
<section>
<title>迎接数字电台时代的到来</title>
<section>
<title>停止购入新的模拟电台</title>
<para>
虽然业余电台这块模拟还会保留很多年,但是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购买全新且价格比较高的模拟电台,二手的可以玩玩。购入全新电台时无论哪个品牌,你至少要考虑兼容一种数字模式。</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不要抗拒新鲜事物</title>
<para>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一次社会的变革,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新技术带来的新产品,新产品商业化带来更多的利润,促使下游产品的更新。然后继续迭代开发新技术,产生良性循环。</para>
<para>我很想骑马上班,想想汽车有空调也不错。 我对大哥大很有情怀,没办法还是iphone更好用。</para>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title>数字电台使用相关注意事项</title>
<section>
<title>中继模式的注意事项</title>
<para>很多模拟中继是使用两部车台通过中继控制线链接,一部车台做收信机,另一部车台做发信机。 车台后背有一组引脚,包含音频输出口,音频输入口,PPT控制口。
当收信机收到信号,两部车台链接的控制线就会开启发信机的PPT,同时发信机将收信机输出的音频发射出去。</para>
<para>所以这种中继你会听到两次回波信号。第一个回波声音是收信机发出的,第二个回波声音是发信机断开PPT发出的。</para>
<para>
这种模拟中继使用时要注意,发射时需要等待对方收PPT后0.5秒,同时你按下PPT后不能直接讲话,讲话太快就会丢失半个字或一个字。因为收信机收到信号,通过音频口操控光耦(光电耦合器)是有延迟的。</para>
<para>
而使用数字中继时情况则不同,几乎所有中继都是专业中继。灵敏度极高,当对方语音一落,你就可以按PPT发射,同事数字电台都有前导音,前导音结束后讲话即可,不会出现丢失半个字的情况。</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直频模式的注意事项</title>
<para>在直频模式下,模拟与数字有哪些差异?</para>
<para>模拟没有延迟,数字解码有延迟 </para>
<para>在一些苛刻的环境下使用模拟电台更合适,例如指挥塔吊,升降机。你需要随时喊”停“的情况。
因为如果你使用数字电台指挥升降机,你按下PPT喊停,另一边操作的人听到停字是有延迟的,这就造成了误差。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就是你提前按下PPT
随时待命并喊停,不要再喊停的时候去按PPT。</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弱信号怎么办</title>
<para>模拟电台抄收弱信号是可以开启静噪,能够勉强听到对方讲话,可以勉强通联。那么数字电台怎么办? </para>
<orderedlist>
<title>对于数字电台弱信号会出现两个情况:</title>
<listitem>只能看到联系人ID(如果写入通信录可能看到呼号)听不到语音。</listitem>
<listitem>语音出现严重马赛克(VCD卡碟时的声音)</listitem>
<listitem>遇到这种情况无非是调整位置,提高发射功率,但还有一个选择可以发送短信。</listitem>
</orderedlist>
<para>语音数据包比较大,所以可能发射过程容易丢失,还原时出现马赛克声音,但文本短信数据量小,一点有一个好的信号间隙,就有可能发射出去。</para>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title>数字电台更省电</title>
<para>与模拟电台相比数字机更省电,发热量更小</para>
<para>使用中发现同样功率在模拟上通联与数字上通联做对比,发现数字机更省电,发热量更小。</para>
<orderedlist>
<title>怎样更省电:</title>
<listitem>关闭漫游</listitem>
<listitem>关闭GPS</listitem>
<listitem>关闭蓝牙</listitem>
</orderedlist>
</section>
<section>
<title>数字机开辟了哪些新玩法</title>
<orderedlist>
<title>车载蓝牙玩法</title>
<listitem>首先开启车载导航,进入蓝牙配对</listitem>
<listitem>开启数字电台的蓝牙,与车载导航配对</listitem>
<listitem>建立连接,车载导航上出现出接听图标,按下接听电话按钮,链接成功,电台上的蓝牙图标旁边会出现一个小黑点。</listitem>
<listitem>开启电台VOX功能。</listitem>
</orderedlist>
<para>现在你就可以在开车途中使用VOX进行通联了。 注意调整一下VOX麦克风增益,否则已过减速带就会乱发射。</para>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id="数字电台与模拟电台谁传播的更远">
<title>数字电台与模拟电台谁传播的更远</title>
<para>清明节小长假,我和家人驱车前往广东道教圣地“罗浮山”游玩。</para>
<para>本次出行我携带两部电台,一台是Yaesu FT-2DR,另一台是Mototrbo XIR P8668 (数模两用机)。行车中Yaesu FT-2DR 一直链接到车尾的名古屋
770H 上,全程基本都能抄收 439.460(深圳模拟中继),由于我要驾驶汽车为了安全就没有试过发射。</para>
<para>以下省略500字......</para>
<para>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终点蓬莱谷山庄,一下车便抄起对讲机先考察一下通联位置。</para>
<section>
<title>第一轮</title>
<para>车停的地方靠近房子770H车载天线也无法发射出去,下车FT-2DR换上原装天线 439.460 无法上台,再抄起 P8668 竟然可能正常通联 438.460
(深圳数字中继) 4W功率(MOTO高功率)。爬到水塔上数字电台 2W 功率通联无压力,稳定通联。模拟中继仍然上不了。</para>
<para>439.460 中继高度 700~800M 之间 438.460 数字中继高度 400M 左右</para>
<para>罗浮山到两个中继的直线距离差不错 100公里左右</para>
<para>考虑到两部机器的差异,功率也不同,于是将 P8668 切换到模拟频道 439.460 4W功率依然无法打开中级。</para>
<para>第一轮数字胜出,模拟偶尔可以超收但无法上台。</para>
<para>以下省略500字......</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第二轮</title>
<para>
下午登罗浮山,随着高度的增加模拟中继终于可以打开了,信号也随着高度增加从3~4,但始终没有达到59零噪音。到达缆车平台处天色已晚,不想再继续登顶,老婆孩子直接做缆车下山,我跟另一个朋友步行下山。</para>
<para>这一轮,数字零噪音,高度越高越稳定,而模拟远程信号想零噪音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还是数字胜出。</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分析</title>
<para>下面是我的分析,不一定正确,因为我不是学通信,大家一起讨论。</para>
<section>
<title>P8668 单极化端天线够用</title>
<para>以前一直以为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软 哈哈) 测试发现 FT-2DR 的原装天线没有比P8668 好到哪里去。</para>
<para>P8668 的原装10公分天线 与 FT-2DR 的原装天线差距微乎其微。</para>
<para>FT-2DR 换上 Nagoya NA-771(40CM 长) 手台天线才感觉到质变。</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声音频率的问题</title>
<para>我觉得声音中的高频声音传播的更远,低频声音容易衰减,例如导游使用的扩声器,就是提高高音。</para>
<para>相比人声 MDC1200
的AFSK调制使用的是高频声音,即使传播中语音完全丢失,高频的AFSK信令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导致对方听不到我的声音,但能看到我的摩托罗拉的信令解码无误。</para>
<para>另一个发现就是 APRS 能轻松解码,但是语音通信却听不清对方在讲什么。</para>
<para>我们使用模拟电台收听数字频率无论是C4FM 还是 DMR 它们的 4FSK 调制信号都是高频声音。</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窄带更适合远程通信</title>
<para>模拟电台NFM采用 25K 带宽,业余电台对频率的分配无法像广播电台那样严谨,WFM 100K带宽,各地广播必须按照这100K作为步进划分频率。虽然400Mhz
UHF的带宽是25K,但几乎没有人遵循这个步进标准来划分频率。例如 430.000,430.025, 430.050, 430.075 .......
以此类推。我们常常看到 430.055, 430.070,这样的频率就会干扰 430.050 跟 430.075。</para>
<para>例如 438.500Mhz 这个频率,它的上一个频点应该是 438.475Mhz ,下一个频点应该是 438.525Mhz。那么在 438.475 ~
438.500 之间 或者 438.500 ~ 438.525 之间有任何发射都会影响到中心频点的。</para>
<para>你可以做一个实验,两部电台,A在 438.500 上发射,B电台可以在 438.510 , 438.490 等频率上收到信号。</para>
<para>从罗浮山到深圳,中间100公里的距离,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干扰少的信号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也是为什么短波不使用 FM 的原因。</para>
<para>回到数字电台,DMR 使用 4FSK 12.5K 带宽,临近频道的干扰机率就比模拟少。例如同样是使用 438.500
中心频点用来发射数字信号,那么438.500的上一个频点应该是 438.487.5 下一个频点应该是 438.512.5,至少 438.475 和 438.525
等频点不会干扰到数字频率。</para>
<para>Yaesu 的 C4FM 使用DN模式的时候只有6.25K带宽,应该是 4FSK 变为 2FSK。如果中心频点是 438.500, 那么上一个相邻频率就是
438.493.75Mhz 下一个相邻频点是 438.506.25Mhz 被干扰的机会大大降低。DMR 直频的时候只能使用第一个时隙通话应该也是6.25带宽。</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远程模拟信号会丢失语音</title>
<para>前面已经谈到了模拟的带宽和干扰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信号的衰减。模拟调频 FM 25K
带宽携带声音正弦波,传播中任何干扰或衰减都会产生噪音,可能达到目的地已经无法再还原出语音了。</para>
<para>例如A发射出去的信号到达B的时候,B的静噪已经开启,但喇叭已经没有语音了。如果是两个摩托罗拉的机器会出现B听不到语音,但是MDC1200信令能成功解码。</para>
<para>对方回复我:"可以看到我的信令,无法听到语音,让我加大功率,改变位置"。</para>
<para>
很多Ham说模拟的优势就是极弱信号的时候,人的耳朵还可以分辨出对方讲的是什么。我的测试结果告诉我,对方一直看到我在压PPT,看到我的信令,一句语音都无法超收,全是噼里啪啦炒豆子的声音。</para>
<para>而数字信号FSK 方波坑干扰能力更强,数字电台在语音无法抄收的情况发送短信仍然能保持。</para>
</section>
<section>
<title>设备的因素</title>
<para>这次测试的两个中继,439.460模拟中继比较老旧。估计是10年前的产品,虽然高度占优势。但是设备老化,灵敏度低。</para>
<para>而 438.460 DMR 中继是摩托罗拉的最新产品,工作在最佳工况状态。</para>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title>总结</title>
<para>
如今的无线电频率是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商用频段,已经饱和,很多地方ZF开始回收业余段,即使没有回收,管理滞后无线频率使用混乱,常常业余段被侵占,ZF大力推广数字电台,数字电台能使无线电频率容量翻倍,我仍然不乐观。</para>
<para>我认为首先机器出厂,就应该像十年前一样,分为 U高,U低,通过跳线,或者物理切换,不允许用户随意设置频率。这样才能防止用户乱设频率。</para>
<para>数字与模拟传播的距离是一样的,关键看最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其他不可控因素,例如干扰。</para>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id="中继台冷清怎么破">
<title>中继台冷清怎么破?</title>
<para>
最近十年中继台如雨后春笋,尤其是最近三年国家推行数字化,很多模拟中继台被淘汰下来,在网上不到1000元即可淘到崭新的中继台。只要有好的位置,定制一个双工器,一个中继台瞬间诞生,门槛非常低。</para>
<para>但是谁也解决不了中继台架设后,没人上台的问题,每天等等冷冷清清,在QQ群,微信群动员动员,偶尔上来几个人,随后有进入了无人守台的状态。</para>
<para>
15年前由于电信不发达,智能手机还不普及(一种智能机是微软的WinCE,一种智能机是诺基亚塞班系统),GPRS数据通信费用也比较高,人们的通信方式非常单一,电报,写信,传呼机,电话。只有这四种通信方式。其中电报已经衰落,一线城市已经没有人再用,偏远城市还在使用,虽然叫电报,已经有了自动发报机,无需人工按电建。2000年来深圳后给家里写过三封信,之后电话费越来越便宜,电话取代了写信。我没有赶上传呼机时代,直接进入了手机时代。</para>
<para>2G时代对我们业余无线电几乎没有任何影响,2G时代主要是文字信息传播,我们的电台是语音通信,音质方面碾压电话音质,使用电台吹水(广东话聊天)是高大尚(高端大气上档次)。</para>
<para>
进入3G时代,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以塞班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一夜之间遍地开花,3G让多媒体通信成为可能,文字,语音,图像。与电台相比,电台是实时通信,必须守台。而手机是存储转发通信,不比一直守着,信息会帮你发送出去,接收到信息会提醒你。这时3G对业务无线电已经产生了威胁,但是由于电信资费比较高,所以业余无线电还是有发展空间。</para>
<para>
真正影响业余无线电的是4G时代,微信的出现让火腿的数量锐减。此时火腿出现两极分化,一些火腿去玩短波了,不再上中继台。之前在中继台上吹水的人转到了手机即时通信APP上。毕竟电台携带不方便,不能点对点通联。</para>
<para>
即使是数字电台也没能挽回火腿的流失,数字电台能提供复杂的通联,例如短信,全乎,组呼,GPS坐标位置,蓝牙附件等等功能。但是数字电台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相比模拟电台,即使是泉州数字机也不亲民。另外还有一些老火腿难以接受数字机,就如同当年很多老摄影师,抵触数码相机一样。</para>
<para>怎样才能让中继重回从前的那段时光?</para>
<para>我分析了很多原因,也想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我先说说我自己</para>
<para>
首先打开电台,调到中继频率,守听一会,发现没有人,喊几嗓子CQ,也没有人应答。然后关闭电台,扔到一边。每次在网上看到厂商推出新产品都有一种冲动,但是想想中继台上一个人都没有,心就凉了。</para>
<para>遇到不熟悉的火腿,各自报完信号和设备,就没有话题继续聊了,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是如此?</para>
<para>解决中继台冷清很容易,就是多组织活动,让火腿见面,相互熟悉后,彼此就知道对方喜欢聊什么话题。</para>
<para>组织活动,不限于通联和架台,还可以是徒步,露营,骑行,自驾……</para>
<para>扩展话题,也不限于无线电,包括摄影,汽车,旅游,甚至美食……</para>
<para>台网活动,目前台网模式是点名后散场,其实台网可以搞很多线上活动,例如科普,讲座……</para>
<para>中继活动,每天或定期搞一个话题,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类似FM 106.2交通频率一样。 今天的话题是 XXXX……</para>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