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es: 3 comments
-
待续就不更新了是吧(催更)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0 replies
-
这个似乎和OpenWHU项目的目的不太一样(我对这一项目的理解是我们提供课程的原始资料和一些自己的见解, 但知识管理的方法, 乃至于特定的软件, 这个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0 replies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
最近尝试了很多号称“第二大脑”的个人笔记平台,从试图一网打尽尽可能满足各种收集癖的印象笔记,到具有超级强大的看板功能的Notion(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设置不同筛选条件的表格,只不过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再到比较成熟的语雀,外网号称双链笔记开山鼻祖的roam research,以及最近对中英文支持更加友好的wolai。
先抛开效率、实用性、美观性这些标准不谈,我觉得当下最值得重新拿来思考的议题是:
为什么要从这三个问题来着手考虑?我目前的判断是:我能想到的最完美的作为知识载体的文字组织方式,其最首要的标准是对于一般的社会人(具备基本的尝试、思考能力和词汇储备)来说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而同时也不失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看问题视角的专业性。简单来说,就是说人话且有深度。正因此,才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社区内的知识共享。
下面抛砖引玉,先对对第一个问题给我的一点思考。首先我们看那些我们使用过的承载知识的那些工具,它们具体是什么样的?最最简陋的,一张纸片,小纸条,随便写点什么,画一些表情啦,符号啦,就给递给另一个人来看。再精致一点,那就是一页一页装订好的书了,个人随手带的笔记本,绘画本,想写什么写什么。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开始注意格式,因为书本不是随便就丢掉的东西,我们还得准备着随时翻看以前记下的东西,所以就有必要写得工整一些,更加清晰易懂。再后来,有了印刷等各种快速制作书籍的手段,我们开始更加注重排版,章节,标题的组织,力图保证读者阅读体验的顺畅,内容的丰富度,逻辑脉络的清晰度等等。可是这种方式在信息时代,有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即记录文字或者说“写书”的权利被大大地普及化了,使得无论是没有储备大量知识的普通人,学生,还是专业的研究者,都希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当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就对一般人的体系化组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什么叫体系化?这就有点向数学的公理化,把关键的结论分类(默认需要得到承认的公理,需要精炼的定义,以及需要证明的定理),然后就可以更为清晰地把对于一类问题,一类对象的研究所得组织起来。这也很像程序设计的结构、规范,按照它们来办事,可以使得一个项目能够更为方便的维护、更新迭代。因此,在这方面能力不强的人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僵局,即收集了一大堆东西,但用的时候仍旧脑袋空空,找起来费劲吃力。在此我目前认为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知识的方式比较合理。比如可以用问题-立场-支持-结论的方式来组织人文学科的知识,以问题-解答-支持(证明)的方式来组织理工科的知识,以问题-解决办法-为什么可行来组织需要实践操作的知识。但这种办法的问题在于,(特别是对于人文类学科)看待问题的方式太多太多了,同一个问题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提法,要做出回答所需考虑的内容也会产生千百种变化,这对于学科素养以及个人内心的直觉判断带来了很大考验。同时也对旁人想要去理解别人的看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为什么常常说要看上下文,要了解具体的社会环境,人物背景,再去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立场和观点。
待续...
同步到知乎 链接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