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es: 1 comment 5 replies
-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放弃思考"的时候,因为思考是有代价的。人不是永动机,总需要做出选择什么时候去深入思考,什么时候去放空,让自己被大流或者小流带着飞一会儿。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隐形的宗教,而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的,根植于人的有限性的弱点。海德格尔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人都在逃离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不存在的"常人","常人"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常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需要思考,也卸脱了自己成为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但是人毕竟是人,总会在某些时候会感到"畏",意识到"常人"不存在,发现自己只是孤身一人,于是在面对虚无的恐惧中找到自己,开始思考和负责("常人"和"畏"在海德格尔那里意思跟日常用语不大一样)。另外,我也觉得要让人真正放弃思考也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就算是在宗教情结很强的地方,要让笃行上帝的人放弃思考和质疑也是难得的,这就是为什么亚伯拉罕以子献祭的故事会影响这么大。 有时候,看到有些文章说如果我们把一些事物换个角度看,就能看到他们跟另外一些东西其实本质是一样的,达到所谓的"思维升级"。但是我觉得他们往往是把原概念的本质给片面化,扭曲,扩大后给人煲的一碗新型鸡汤,虽然味道和以前不一样,但是依旧没有什么营养。(发完了发现被标记为垃圾信息,或许是因为太长了:)?)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隐形的宗教 - Miao Yu | 于淼
https://yufree.cn/cn/2018/03/31/invisible-religion/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