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1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33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33 @@ | ||
--- | ||
title: 精神分析,谈判架构与企业方向 | ||
author: Gah0 | ||
date: 2023-10-16 03:52:00 +0800 | ||
categories: [Blog] | ||
tags: [work, psychoanalysis, daily] | ||
pin: false | ||
--- | ||
|
||
在毕业的三个月里,我面试了为数不多的公司,但是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目的。我要获得一份工作,最后工作了却认为得到一份工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后来明白,我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要能保证我在社会正常生存,休息娱乐的工作,因此我才会对薪水特别在意,后来因为行业和学历问题,屡次碰壁,感觉内心特别痛苦,想缓解一下,于是回想大学生涯读的第一本书是弗洛依德,后来无意识的了解到一些精神分析的内容,感觉自己也不是特别理性,我需要一种思潮来引导我继续理性生活(当然不仅仅是性欲,还有精神冲突。) | ||
|
||
我这人就是特别加强关注外部动机,而抑制了内在动机,后来甚至对薪水的要求都放弃了。这其实写的也不太对,其实是对工作的动机(外部奖励:高薪)进行了模糊,首先没有把工作回报当成是肯定的动机,也就是市场均价。一个大学生毫无经验,又如何合理的领取高薪呢?可是在脉脉里看到“薪资倒挂“的段子,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又不能轻易解释薪酬制度的规律和反应问题,瞬间对老员工与新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新员工的关系,行业与市场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减轻无意识的内心痛苦。(我究竟想写什么呢?) | ||
|
||
是的没错,我不知道无意识是什么,也许是梦的表达,也许是现实的生存的压力。 | ||
|
||
到这里,我基本能弄明白我的躯体型象和我的身份地位不符合,一个快毕业的大学生,居然还没有找到工作,因此找一份新的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从计件工开始找,慢慢给学历做定位,也遇到非常多不符合大企业要求因此被HR拒绝的事情。 | ||
|
||
后来面试让我感觉这种自我分析思潮有些不妥的事情是遇到了薪资谈判,学会谈判才是当前的重点。 | ||
|
||
于是看了些短视频,在准备谈判架构中,可以为自己接下来准确的树立对话的方式交流 | ||
|
||
意识层:1.薪资的确定性 2.跳槽的基础是薪资 3.薪酬福利 | ||
谈判层:1.能力评估(激进与保守)2.诚信 | ||
动机层:1.hr是招人成本>谈薪成本 ,不是要压你工资或者让你吃不饱穿不暖,不要让hr知道你的底线(不少于xxx),例如有个朋友面试说了一定要五险一金,结果公司在试用期没有给交过社保。 | ||
|
||
后来上班三个月发现自己有些许阉割情节,也就是偶尔有想写写代码,偶尔想写写音乐,练练布鲁斯音阶(吉他,MIDI和KTV),不创造一些内容会感觉活着有些痛苦和纠结。因此我感觉创造内容可能是我的potency,但是这种potency是无意识的能力,作为一种过度空间的功能,给可能会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丝丝风险吧!可是这种保持精神的代价,能承受得起。 | ||
|
||
薪水是工作的回报,是的,没有写错。我认为工作中真的不需要个人全面发展,工作中面对的问题与个人全面发展会存在冲突,甚至个人发展在现代社会职场中不是特别重要,而重要的系能力。 | ||
|
||
前两天有一个老哥在问题下回复了企业职责架构,说车企bms一般都是两级架构,BMS主要是偏业务层,做策略和逻辑的,其次是采样和诊断,当然也需要各种中间层服务,协议,框架的支持。如果是储能的BMS,就是三级架构。略想策略和逻辑不就是产品经理挥手设定多个温控墙按判断跑嘛...突然对分析企业内容,建立架构思维的设计很感兴趣,于是有了上文的谈判架构。 | ||
|
||
在前天和测试经理聊起了甲方,才发现是上游客户还给他做过器件产品,查找其官网,发现其稳定的产品线中我司占有4个。突然联想起这个地方遍地小老板,分公司到处开,理解了当前工作企业的需求就是稳定业务,打通上下游业务体系,例如直接提供过程产品器件到用户手中,维修,寻找稳定客户资源,最后才能根据稳定业务开拓市场。但是在稳定业务之前,自己要对公司的产品做到很好的了解才足够capacity去敲打技术支持与售后,因此按照老总话,工作日早晨多备课多讲,是目前唯一要做的事情。 | ||
|
9d29176
There was a problem hiding this comment.
Choose a reason for hiding this comment
The reason will be displayed to describe this comment to others. Learn more.
Successfully deployed to the following URLs:
deploy – ./
deploy-tan.vercel.app
deploy-gah0.vercel.app
deploy-git-master-gah0.verc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