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传统画廊具有空间的局限性,在画作内容的表达形式上较为单一。且运营成本较高,风险高,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在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辅助传统画廊进行数字化转型,我们提出了超现实虚拟画廊的想法。
二、项目主题 基于风格各异的主题画廊场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参观、科普学习、娱乐的功能。提供沉浸式体验、探索性集邮乐趣,增进用户对画作的认知。
三、使用技术介绍 Unity shader 海水渲染、虚拟人出场特效 Ready Player Me 虚拟人(讲解员)形象设计 Animation Clip 虚拟人出场特效 Mixamo 虚拟人讲解动作设计、录制 Unity Timeline Blender 部分场景内容建模 PhotoShop 画廊中的画作贴图 Easy Save插件 背包系统 Glow11 插件 发光点效果 Pico VR效果
四、项目实现简介 1、交互流程 用户登录后,进入菜单。点击相关风格的图片,进入对应展厅。 在展厅内,用户可以自由行走,观赏画作。当用户走到某幅画的一定范围内,想要近距离欣赏时,会展示虚拟讲解员的出场特效(渐变),如图2所示。虚拟讲解员为用户讲解该副画作,并伴有一定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使讲解更生动。 用户点击画作即可进入画作内部体验。 在画作内部场景中,用户除了可以获得更沉浸式的画作欣赏体验,还可以通过寻找画作中(隐藏)的发光点,阅读提示语,寻找正确碎片的方式,在不失娱乐性、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对画作内涵与主旨的理解。
2、画廊建模 画作展示空间。只需通过切换一张图片,即可完成整个画廊展示的画作的切换。
3、虚拟人形象
4、画作1——human condition 该画作强调“真实”,在小球后、画后隐藏了两个发光点,点击出现相关文字提示,引导用户寻找最终的碎片。如果用户通过推理,向后探索即可发现碎片。
5、画作2——收听室 该画在于强调“隐藏的东西比开放的东西更重要”,通过发光点的指导,用户点击墙壁即可发现扩展空间,寻找到碎片。
6、画作3——神秘的路障 该画作在于强调“客观刺激”,需要用户发挥好奇心,点击看似突兀的大树叶上的发光点,即可获得碎片。
7、背包系统及碎片合成 用户找到三个碎片后,在背包中就会出现“Click Here”的提示,点击后碎片合成,并解锁画家Magerite的照片。本项目选取的三幅画作都是Magrite的作品,碎片元素的选取也参考了他个人的绘画风格,相信用户一定会加深对Magrite的了解。
8、Pico连接 本项目使用Pico设备型号为PA7L10MGG2140114W,版本为PICO Neo 3 Pro。导入PICO插件,搭建环境,进行基础配置。运用Pico的脚本进行操作移植,将做好的场景打包为apk文件,导入Pico,实现虚拟现实的效果。
五、项目展望 未来,该项目可以在风格上尝试拓展,也可以接入Chatgpt接口对于画作的讲解内容自动生成。同时,在玩法体验上也可以突破文字提示的限制,尝试开发更丰富的交互形式。在开放性方面,也可以鼓励更多开发者加入,并迁移到更多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