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49 lines (119 loc) · 7.23 KB

README-繁體中文.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49 lines (119 loc) · 7.23 KB
icons rEFInd-theme-Yours Yours-LegacyBIOS Yours-UEFI

GitHub release (latest by date) GitHub all releases GitHub Workflow Status (with event) GitHub Discussions GitHub Repo stars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Yours-LegacyBIOS

Y-o-u-r-s,
Your own usual rEFInd's sign for LegacyBIOS.
依賴於 CloverBootloaderOpenCore 的 DUET,Legacy BIOS 能夠執行 rEFInd。
它能夠拯救你的舊電腦,使其支援 64位 的 UEFI,化腐朽為神奇。

你的裝置滿足以下情況中的一種,

  • 不支援 64bit UEFI,
    • 支援 32bit UEFI;
    • 僅支援 Legacy BIOS,不支援 UEFI;
  • GPU/vBIOS 不支援 UEFI;(如下圖)
    image
  • GPT 磁碟;
  • 內建 SATA 硬碟;
  • NVMe 固態 需要 使用 boot7boot0boot1

工作原理

[Power On]=>[Legacy BIOS]=>[MBR]=>[PBR]=>[boot]=>[Yours_x64.efi]=>[Yours]
[Power On]=>[Legacy BIOS]=>[MBR]=>[PBR]=>[boot6]=>[Yours_x64.efi]=>[Yours]
[Power On]=>[Legacy BIOS]=>[MBR]=>[PBR]=>[boot7]=>[Yours_x64.efi]=>[Yours]
[Power On]=>[Legacy BIOS]=>[MBR]=>[PBR]=>[boot5]=>[Yours_x64.efi]=>[Yours]
[Power On]=>[Legacy BIOS]=>[MBR]=>[PBR]=>[boot0]=>[Yours_x64.efi]=>[Yours]
[Power On]=>[Legacy BIOS]=>[MBR]=>[PBR]=>[boot1]=>[Yours_x64.efi]=>[Yours]

  • 預設情況, boot
  • 按下 6, 是 Clover 的 boot6
  • 按下 7, 是 Clover 的 boot7
  • 按下 5, 是 Clover 的 boot5
  • 按下 0, boot0,OpenCore 的 bootx64(新增了鍵鼠驅動和NVMe驅動後重新編譯);
  • 按下 1, boot1,OpenCore 的 bootx64-blockio(新增了鍵鼠驅動和NVMe驅動後重新編譯);

檔案結構樹狀圖


💻️預覽👀

🖱️點選展開檢視🖱️

🧭指南⬇️

需要使用 DiskGenius 和 BOOTICE。

轉化 MBR 為 GPT

注意: 所有檔案是為 GPT 分割槽表準備的,因為我不使用 MBR 分割槽表。
如果你的硬碟已經是 GPT 的,你要 跳過 這個步驟。

🖱️點選展開檢視🖱️ https://www.diskgenius.com/manual/convert-partition-table-style.php

image

覆蓋引導記錄

🖱️點選展開檢視🖱️

備份 EFI 檔案

  • 開啟 DiskGenius;
  • 把 ESP分割槽 中的所有的檔案 複製到其他你想要的位置;

格式化 ESP 成 FAT32

  • 開啟 DiskGenius;
  • 格式化 ESP 成 FAT32(Basic data partition);
    • 或者 在第一個分割槽前面 建立一個 FAT32 分割槽。

覆蓋 MBR 和 PBR

  • 開啟 BOOTICE;

  • zip: Boot_Record\mbr(boot0af) 用來覆蓋內建 SATA 硬碟的 MBR;
    mbr

  • zip: Boot_Record\pbr(boot1f32alt) 用來覆蓋 FAT32 的 PBR;
    pbr

把 FAT32 變成 ESP

  • 開啟 DiskGenius;
  • 編輯分割槽引數, set the FAT32 as ESP;
  • 命名為 EFI system partition(如下圖)

調整 ESP 分割槽

🖱️點選展開檢視🖱️

恢復 EFI 檔案

  • 從你的備份中把 EFI 檔案恢復進 ESP 分割槽。

複製 Yours 到 ESP 分割槽

  • 複製檔案 zip: ESP\bootESP: \
  • 複製檔案 zip: ESP\boot5ESP: \
  • 複製檔案 zip: ESP\boot6ESP: \
  • 複製檔案 zip: ESP\boot7ESP: \
  • 複製檔案 zip: ESP\boot0ESP: \
  • 複製檔案 zip: ESP\boot1ESP: \
  • 複製資料夾 zip: ESP\EFI\YoursESP: \EFI

若有 黑蘋果

為了讓圖形介面銜接得更加緊密,中途沒有程式碼介面,同時支援安全啟動

🖱️點選展開檢視🖱️
檔名 所在目錄 檔案原理 檔案功能
GRUB_PreLoader_CLOVER.efi EFI\Yours\efi\Hackintosh 連結到 EFI\CLOVER\CLOVERX64.efi 預啟動 CloverBootloader
GRUB_PreLoader_CLOVER.png EFI\Yours\efi\Hackintosh 同名顯示圖示 用於顯示 Clover 的啟動圖示
GRUB_PreLoader_OC.efi EFI\Yours\efi\Hackintosh 連結到 EFI\OC\OpenCore.efi 預啟動 OpenCore
GRUB_PreLoader_OC.png EFI\Yours\efi\Hackintosh 同名顯示圖示 用於顯示 OC 的啟動圖示

若是 OpenCore

  • 你應該編輯 config.plist 設定 LauncherOption=System

若不用黑果

  • 你可以選定 Clover 或 OC 的啟動圖示,按下【Delete】,隱藏對應的入口。

📝FAQ❓️

USB 可行動硬碟 或 NVMe 固態

  • 用鍵盤按下數字鍵7,當黑色螢幕的左上角出現白色的 _ 的時候;

⭐收藏🌟

如果你喜歡並且期待未來的更新,你可以點亮星星。💫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