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是基于Raspberry Pi 3B+平台学习Linux驱动开发的记录与分享,旨于对Linux内核模块机制的熟悉、常见接口的Linux驱动实现、常用模块的原理掌握。原则上,每个驱动模块我都会编写对应的教程(因为我相信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是理解并能转述)。
详细的环境搭建已在00-hello中介绍,以下仅做补充说明。
- 内核:务必按照树莓派所运行的Linux内核版本到官方仓库下载,比如rpi-4.19.y.tar.gz,通常情况下我会将其放在工程根目录
- IDE:我个人喜欢用vscode,显然本项目的
.vscode目录
是我自己的环境配置,仅做参考 - 交叉编译:建议采用官方提供的cross-toolchain,由于我个人宿主机为macOS环境,交叉编译器为自行构建的arm-mac-linux-gnueabihf-10.3.0版本
- 接线图:文章中涉及的电路图采用Fritzing绘制,即各目录下的.fzz文件
rules.mk
是一套通用的驱动模块及测试用例构建规则,在各驱动源码目录下的Makefile
中指定模块并将其包含即可。例如:
# ./00-hello/Makefile
obj-m := hello.o
-include ../rules.mk
如此这般,便可获得如下方式对项目进行构建:
make # 生成全部(内核模块、测试用例、dtbo等)
make clean # 清理项目
make modules # 仅编译驱动模块及设备树(若有)
make tests # 仅编译测试用例
make install # 安装相应驱动模块、测试用例等至目标开发板
xxx_test.c
会被视作测试用例,会生成对应的"xxx_test"程序xxx.dts
会被视作设备树,在编译模块是会同时将其编译"xxx.dtbo"
可以在Makefile中配置相关环境或参数,当然它不是必须的,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直接去修改rules。不过要注意,任何配置都必须放在"-include ../rules.mk"语句之前,否则不生效。
# ./00-hello/Makefile
obj-m := hello.o
# 指定交叉编译工具链前缀
CROSS_COMPILE = /usr/local/bin/arm-linux-
# 指定内核源码目录
KDIR = /home/user/linux-rpi-4.19.y
# 配置测试用例编译链接参数
LDFLAGS = -lpthread -L/home/user/mylib -lmy
# 指定安装路径(将通过scp命令远程拷贝,即scp <target>:<path>)
INSTALL_PATH = 192.168.1.100:~/modules
# 额外需要安装的文件指定(*.ko *.dtbo *_test将被自动检测并安装)
INSTALL_FILES = file1 file2 file3
-include ../rules.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