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经济史

Miao YU edited this page Oct 31, 2021 · 13 revisions

《货币简史》

  • 货币源头是交换或流动性
  • 实物货币一般是广泛接受、方便保存且流动性好的商品 金融体系出问题 以物易物就流行
  • 债券是解决货币时间属性的工具与商品 其实应该是利率或信贷制度
  • 铸币技术让一切有了定价
  • 货币流行促进了社会体制与阶层 贫富有别 出现了宗教???宗教应该出现更早 货币应该说世俗化了宗教 方便传播
  • 货币背后的陌生人市场经济取代了熟人间的礼物等价经济
  • 造纸术进一步推动了货币
  • 美元背后的信用支撑了现金的进一步流通 扩大的流通量进一步催生经济需求 此时跟黄金挂钩意义就不大了
  • 购买力(公信力)和流动性是基本属性 符合这个标准都可视为货币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历史

1653-1789

  • 荷兰的新阿姆斯特丹 -> 英国的纽约(占领7年)
  • 荷兰人抵御英国人修墙 -> wall street
  • 郁金香泡沫 -> 贝壳串珠投机(类似央行作用的货币控制)
  • 纽约最初为第四港口城市,费城是首都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市场说了算,鼓励投机与金融,在费城建立美国银行(类似央行)
  • 托马斯·杰斐逊:憎恶投机 纽约是“人性堕落的大阴沟” 名词
  • 卖空(short-selling):卖出自己并不拥有的股票,股价下跌后购回平仓赚取差价
  • 洗盘(bear raid):内部合谋卖空股票,使持有人卖出股价下跌,内部低价购回股票平仓
  • 对敲(syndicat):合谋者之间对倒股票,创造交易量来操纵股价
  • 逼空(corner):坐庄一支股票或囤积一种商品的全部供应量,迫使其他购买者在被操纵价位上购买

1789-1807

1807-1837

  • 伊利运河与华尔街第一次大牛市
  • 利特尔投机
  • 杰克逊总统不欠债造成投机狂热
  • 《铸币流通令》造成经济萧条打击费城,纽约上位
  • 1835年纽约大火

1837-1857

  • 铁路诞生,资本发挥作用融资
  • 伊利铁路:华尔街的娼妓
  • 电报发明,取代旗语传递交易信息
  • 丹尼尔·德鲁
  • 金矿发现的投机热潮与随后的全球萧条 名词
  • 可转换债券:可以变成股票的债券
  • 掺水股:股票发行总量超过实际注资,分红股或股票拆分都是某种掺水股

1857-1867

  • 南北战争中华尔街帮助融资
  • 绿钞造成黄金交易大热,出现纽约黄金交易所
  • 库克首次公募债券
  • 繁华的华尔街产生快餐文化
  • 船长范德比尔特的两条铁路逼空战 名词
  •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南北战争过量发行的绿钞与金币名义等价,但大家都花绿钞,金币升值

1867-1869

  • 伊利铁路股权争夺战
  • 船长对战德鲁、古尔德和菲克斯
  • 美国政府的腐败
  • 股票自动报价机出现
  • 华尔街规范股票发行流程 名词
  • 联合坐庄:股份持有大户联合起来降低股票供应哄抬价格

1869-1873

  • 黄金操纵案
  • 金本位回归
  • 库克银行破产引发欧美股市大崩溃
  • 6年经济低迷 名词
  • 套期保值:外贸中提前买空收货的货币,如果发生贬值可以利用买空来弥补损失

1873-1884

  • 市场崩溃欧洲甩卖美国债券,美国低价购回洗劫欧洲投资人
  • 美国工业化
  • 雷厉风行的J·P·摩根对华尔街形象的修正
  • 守财奴海蒂·格林
  • 投资失败的总统格兰特写作《格兰特回忆录》,成就文学名著

1884-1901

  • 黄金外流案
  • 总统向J·P·摩根询问对策
  • 道琼斯指数出现
  • 会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制度
  • 太平洋铁路大战:摩根对谢弗

1901-1914

  • 纽约超过伦敦
  • 铜矿危机恐慌
  • 摩根扮演央行稳定市场
  • 1913美联储成立

1914-1920

  • 一战爆发
  • 美国经济开始受影响腾飞成为最大债权国
  • 18年战后短期衰退
  • 大爆炸开启非凡十年,可能是无政府主义者所为

1920-1929

  • 赖恩汽车股大战纽交所空头,舆论起作用
  • 中产阶级提高购买力,市场过热
  • 美联储斯特朗意识到危机但去世了

1929-1938

  • 股灾
  • 大萧条出现,不一定有关系
  • 取消金本位
  • 创立金融监管体制
  • 《1933银行法》用联邦保险防止公众挤兑
  • 老肯尼迪主持证监会
  • 纽交所主席惠特尼丑闻案促进纽交所改革

1938-1968

  • 二战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 1954十年大牛市,战后高速增长
  • 美林公司向中产阶级兜售股票
  • 本杰明·格洛斯鲍姆创立技术分析(security analysis),关注基本面分析
  • 机构投资者取代个人,促进社会保障
  • 纽交所为控制单一金融风险扩散建立风险基金

1968-1987

  • 局部战争造成股市恐慌
  • 共同基金流行
  • 计算机技术解决交易系统压力
  • 投行放弃合伙人制成为公众公司
  • 滞涨开启
  • 经纪人固定佣金制放弃
  • 纳斯达克成立
  • 70年代末亨特兄弟白银投机失败
  • 1987黑色星期一

1987-1999

  • 分散投资导致金融危机效果减弱
  • 格林斯潘的美联储
  • 抵押债券 拉涅利,政府下水大而不倒,次贷危机原型
  • 垃圾债券市场,四大贼王米尔肯,低估的高风险债券价值
  • 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 彼得林奇重视股票,多元结合,善始善终
  • 索罗斯反身性
  • 利弗莫尔关注人性、趋势与自己弱点
  • 互联网交易
  • 风险套利:预先买入潜在被收购公司的股票,收购后获利

2000-2011

  • 互联网泡沫
  • 9·11
  • 安然世通倒闭
  • 美国房地产繁荣,次贷产品出现
  • 次贷危机
    • 《众魔在人间》:抵押贷款公司大肆发放次贷来赚取佣金,劣币驱逐良币,然后整个行业都大肆发放贷款,华尔街为了利润包装产品,推广次贷业务,打包后用风险掉期工具给次贷产品买保险提高评级,用债务担保凭证反复保险提高评级生产AAA债劵,风险被无限放大,高盛转嫁风险道德沦丧,评级公司狼狈为奸,政府官员得到政治献金而不管不问,格林斯潘自由主义倾向抵制监管,财长鲁宾的站队
    • 《房债》:穷人边际消费倾向大,当房价降低,他们会减少消费,富人不受影响,次贷将购买力集中到房地产,其他行业活力下降,整体收入下降,开始出现循环,最终出现违约,衰退开始,大量发放房贷推动了房价是源头,银行金融工具资产担保证券分拆风险推动发放贷款,穷人的负债成了富人的资产,社会不能对单一行业形成风气
    • 《动荡的世界》:动物精神(先天性心理倾向)的威力与次贷危机,需要重视生产率来控制经济过热
    • 《大空头》:多头逐利,盲目乐观,忽视系统风险;空头也逐利,使用价值分析,两者循环往复
    • 《行动的勇气》:民主制导致美联储决策分散,影子银行大行其道,挤兑出现在金融机构之间,提供低息贷款不被接受,找摩根大通公司救市,大面积倒闭后出台量化宽松政策,政府拖底救市买债券
    • 《金融的本质》: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信心危机,美联储量化宽松是为了重塑信心,货币政策要逆风向管理
    • 《大而不倒》:现金为王,房贷机构盲目认为房价不跌,金融机构拿杠杆放大了,通过CDO把风险转给了保险业与投资人,出现挤兑与恐慌,城府最终托底
  • 冰岛政府破产
  • 美国制造业危机
  • 欧债危机

《中国是部金融史》

  • 汉初分封土地,“耕者有其田”,出现“文景之治”
  • 小农经济没有权利,皇权与官僚掠夺财富
  • 魏国允许私铸货币发展经济
  • 蜀国用货币掠夺民间财富
  • 孙吴与魏国进行货币战争
  • 唐玄宗增发货币刺激经济
  • 后期截留税收,土地价格暴涨,国家乱

《帝国的财富》

  • 美国崛起靠规章制度、战争与商业化创新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 农业社会累计人口
  • 原始工业化促使物质财富累计,促进消费主义
  • 市场经济构建成本很高,中国在各级政府上推动经济考核来构建市场
  • 完成财富累积、消费市场后,技术进步或者说重工业就要抓紧发展
  • 技术升级后要走向世界,一带一路

眼镜蛇效应与捕鼠效应:殖民地猎人经济,刺激不当会适得其反

风险

伯努利

  • 期望包括客观几率与主观信念,前者可以计算,后者人各有志,现实中考虑效用,也就是包含主观信念的个性化价值。
  • 财富边际效用递减,财富越多,增量产生的效用越低
  • 结合直觉与度量,考虑的群体主观信念
  • 圣彼得堡悖论: 因为存在效用递减,人们预期效用与数学期望是对不上的
  • 漂亮五十打不过指数
  • 提出人力资源观念,给人力定价定量
  • 人厌恶损失,游戏公正但也不会参加

风险决策受历史事件影响,是归纳性的。

雅各布提出大数定律,认为即使真值不可知,也可通过实验得到接近的估计。现代统计学家则认为1/20成功率可以认定有意义。1001次里发生1000次

贝叶斯逆概率:十萬根針之中有十二根瑕疵,如果實際的平均瑕疵率是0.01%,這種事發生的機率是多少。

普萊斯:精算之父,算错了让保险公司赚,国家养老金赔

凯特勒:社会物理学,提出平均人,影响高尔顿,热衷寻找异常值,但隔代研究发现了回归现象

報酬率從長期觀之,要比短期穩定得多

维多利亚时代,价值决定于效用,边沁主义度量一切,包括怀疑与信心,社会科学大量引入自然科学度量手段

風險管理的本質就在於,使我們有能力掌控結果的範圍,擴張到最大,同時使我們全然無法控制其結果的範圍,縮減到最小──但我們對因果之間的關係還是一無所知

拉普拉斯:因果决定论,但如果只有概率起作用,不要强加因果与规律性,事件越不寻常,越需要强证据

louis bachelier:投机者数学期望为0,庞加莱没有给高分,结果50年后才被重新发现

庞加莱:初始扰动的混沌理论

肯尼斯·阿罗:如果我們能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每一件事作保,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這樣一來,一般人會更願意冒險,而沒有冒險就不會有經濟發展。保险可以转嫁不确定性,但有保险也必有道德危机。

美国二手烟法案,证据效应比较小,但通过每年多死3000人通过了法案

找出数据来证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后反思对世界理解有限。

奈特:不确定性下做决策

過去經驗為依據的「外推法」(extrapolation)是判斷未來最常用的方法

他們(奈特与凯恩斯)都不信任以數學機率為根據,或以假設的確定性為決策指南的古典理論。

凯恩斯:现代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不同于概率,新经济理论的核心,“我们就是不知道”的观念击败了“凡事无可避免”的决定论,解放了思想。

量化思想的延续就是博弈论,从单人决策到考虑他人意图,冯·诺伊曼与奥斯卡·莫根施特恩奠基,利用数学进行经济决策。

风险越高,效用就会缩水。纳什均衡与拍卖中的赢家诅咒。理性人假设。

截至一九七○年為止,凡是對於理性、度量、用數學做預測的狂熱,都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大獲全勝帶來的樂觀主義。

马科维茨利用投资组合来降低整体资产的方差或风险,分散投资。

「平均數—變異數最適化」(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贝塔值

风险等同于亏钱

重新认识理性,是我们知道的不全还是根本无法认识清楚或者说理性并不主导行为

人们决策时通常冲动大于理性,厌恶风险,人们的恒常性会因为心理账户而失效,更多选择会分散决策概率,会对熟悉的东西估价过高

金融衍生品会减少不确定性但不会创造价值,标的物就是不确定性,例如期权与期货

投资组合保险:买入现价股票加上折价期权,这样就锁定了损失上限但收益却可以很高

系统风险成为关注焦点,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文艺复兴-启蒙-维多利亚-战后

Clone this wiki locally